鲁之俊与《新编针灸学》
一、生平
鲁之俊(公元1911—1999年),江西新城(今黎川)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陆军军医学校医科,抗战时期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并在该院开设针灸专科。曾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授,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西军医院军医、广东军医总院主任军医。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西南行政委员会卫生局局长。负责创办了中医研究院,曾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世界针灸联合会筹委会执行主席。
二、主要著作
《新编针灸学》
《新编针灸学》是作者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学习针灸的讲稿编成,鲁氏考虑到当时边区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针灸学讲义,作为培养战地医生医术的讲稿,多次油印、石印、铜印发给学员学习。该书包括针灸效能及其理由、有显著疗效的疾病、学习针灸应注意的事情、针灸医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刺激点的部位和作用、一些常见病刺激点的选择和尚待研究的问题等共十一个部分。本书中还有某纵队挺进中原时一万余人接受针灸治疗的统计,这是当时一份鲜见的病案资料统计,客观反映出当时边区使用针灸治病的实际情况。这部讲义经过修改,在1950年正式出版,书名为《新编针灸学》。
三、对针灸的贡献
鲁之俊在延安时期即从事针灸、中医药的研究、推广工作。20世纪80年代,为争取中医药学、针灸学在世界各国的合法地位,为维护国际上众多针灸医学组织的团结,他不顾年事已高,辛勤出访,做了大量工作。在我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团体会员组成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于1987年在北京成立。鲁之俊被全体执委一致推选为终身名誉主席。
1956年秋,鲁之俊随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越南民主共和国,在河内受到胡志明主席接见。
1958年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典礼,国务院二办副主任张稼夫(右)与鲁之俊(中)为获奖学员颁发证书和奖状。
1966年,鲁之俊(右3)率中国传统医学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时代表团成员在卡拉奇机场留影。
1984年,世界针联筹委会成立大会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右)与鲁之俊在与外宾交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承淡安与《中国针灸治疗学》 下一篇:神医扁鹊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