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谦与《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
【生平】
吴谦(生卒年月不详),字六吉,安徽歙县人,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
【佚事】
吴谦精通医学各科,临床上尤其以伤科见长,早年曾拜10余位民间伤科医师为师,学到了不少独门秘技,成为疗伤整骨的一代圣手。在清代康熙年间,吴谦与张璐、喻嘉言三人并称为全国三大名医,被选入京城,担任太医院院判。吴谦曾任太医院右院判,在为宫廷服务期间,多次受到恩赏。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皇帝诏令编纂医书,命令吴谦与钱斗保为总撰修官。接受钦命以后,吴谦立即组织人员广搜博引,征集了很多传世验方和民间私家秘籍良方,分门别类,去伪存真,抓紧编撰此书。自公元1739~1742年,前后历经五年终于完成该书,乾隆皇帝阅后,赐名为《医宗金鉴》。
吴谦不仅精通临床各科,而且对《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也颇有研究,在《医宗金鉴》中列为全书之首的《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二书,就是由吴谦亲自增减编撰的。
【学术成就】
《医宗金鉴》是一套综合性的医书,其对针灸的阐述和发挥主要集中于《刺灸心法要诀》中。其突出特点是把针灸学的基本知识编成歌诀,并附以注文和图,便于学者诵读、记忆,是学习针灸的较好的参考书之一。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全面搜辑了清朝以前有关针灸学的重要知识。经考查,其所采用的文献及图最多的是明末张景岳的《类经图翼》,其次是《针灸大成》、《医学入门》两书。
该书重视经脉、孔穴。全书中的歌及图,有八分之七属于经脉、孔穴内容。另外,在刺灸法方面,它浓缩了三个侧面,以展示清朝针灸医学的发展水平。首先从头、胸腹、背及手足等不同体位论述了145个针灸要穴,其次,论述了18种病证的22个取穴,再有,论述了这些常用22个主要孔穴的针灸主治。从以上三方面表现出清代重视普及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好、危险性小的经穴;同时,还重视普及针灸对内、妇、外等科危急证、疑难证的治疗,而且对传染病也提出了灸疗的方法。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一书在清代曾被作为学习针灸的教科书,对针灸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体现清代针灸发展特色的代表性著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吴谦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 刺灸心法要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勉学堂针灸集成》 下一篇:黄竹斋与《针灸经穴图考》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