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技术的历史沿革
梅花针疗法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分不开的,对保障人民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梅花针刺法是在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这里所说的毛刺,是指浅剌皮肤,无伤筋肉以治疗皮肤麻木等疾病的方法。又言:“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这里所说“扬剌”即针刺表浅,操作时正中刺一针,左右上下各刺一针,用于治疗病变范围较大、病位较浅的寒痹。在“五刺”中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这里所说的半刺则以浅刺而疾出为特点。而“正内一”、“傍内四”则对梅花针的雏形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内经》不仅总结了梅花针的治疗经验,也为梅花针疗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素间·刺要论》中指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说明根据病情和部位的不同,在针刺治疗上就要有深刺及浅刺。这些记载为后世梅花针疗法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存的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找不到有关梅花针的治疗方法、治疗工具、治疗疾病的具体记载,一度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以后,梅花针这一散见于民间的独特疗法才重获新生。经过几代中医人的矢志努力,不断挖掘,反复实践,总结推广,终于使梅花针这一疗法的内容更加具体,理论体系更趋完善,临床应用不断创新,适应病种待续拓展,焕发出勃勃生机。著名的针灸大师和医学教育家承淡安在其《中国针灸学》中对皮肤针(梅花针为皮肤针之一)的叩打部位、治疗方法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初期,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把低压电流导入梅花针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被称为“电梅花针”,使梅花针疗法得到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使之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的效果尤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梅花针 梅花针技术 半刺 浮刺 毛刺 电梅花针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梅花针技术的中医理论原理 下一篇: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