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的轻度瘫痪的针灸治疗
概述
中风又称“卒中”,因本病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并因气血上逆,导致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经脉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生的病症。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强语謇为主症。多发于中老年,在气温骤降或寒冬季节易发,死亡、伤残率较高。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与“中风”的表现类似。
辩证治疗
分 型 |
选 穴 |
操 作 |
实用小技巧 |
脉络空虚 风邪闭阻 |
体针:肩髃、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早期加极泉、尺泽、委中。肘部拘挛加曲泽,腕部拘挛加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太溪,手指拘挛加八邪,足趾拘挛加八风。 头针:瘫痪选用对侧运动区。 |
体针针刺得气后用提插捻转补泻法,直刺极泉、委中,进针1~2寸,用提插泻法,至上、下肢连续抽动3次为佳。 头针选用2寸毫针,将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捻针,并在留针过程中间歇行针,或通以电针脉冲电流。 |
按摩: 头、面部穴位及手法:取太阳穴、百会穴、耳后高骨顺时针边按压边揉50~100次。力量由轻到重,病人得气(酸、麻、胀、痛)为度。 瘫痪侧上肢穴位及手法:取患瘫侧上肢的曲池、少海、合谷、内关穴。术者立于病人瘫痪侧,一手虎口与病人虎口相交叉(如术者右手与病人右手相交叉),在指压各个穴位的同时,在肱骨外旋的情况下,依次使肩关节外展、内收、内旋、外旋、上举;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腕屈、内旋、外旋;指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拔伸等活动。每个动作各做50~100次。 瘫痪下肢穴位及手法:取瘫痪下肢的内外膝眼、昆仑、照海、承山、涌泉穴。术者站在病人瘫痪侧,一手拇、示指分别捏压病人瘫侧双膝眼穴,另一手示或中指按压照海穴,拇指按压昆仑穴,虎口过病人跟腱,双手用力抬起瘫痪下肢(须有另一人协助抬起患肢),使髋、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使踝关节背屈、跖屈、左右旋转各50~100次。 |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 | |||
肝风内动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 下一篇:针灸并用治慢性胃炎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