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脐疗方
1方
【药物】细辛。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用甘油或陈醋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用于口疮。
【疗效】张建德治疗15例复发性口腔炎,全部治愈;杜荣俊治疗口腔溃疡68例,取得较好疗效,轻者1~3次即愈,重者3~10次痊愈。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2方
【药物】吴茱萸。
【制法】研细末。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口疮。
【疗效】治疗口疮256例,其中大部分是经过抗生素和维生素多种治疗无效的溃疡性口腔炎,治愈247例,治愈率为96.48%,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43%。一般敷药后3~5天痊愈。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3方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过筛,用水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胶布或布带包扎固定。用于口疮。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4方
【药物】黄柏、细辛各等份。
【制法】烘干,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成膏状。
【用法】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用于口疮。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备注】又方去黄柏,加黄连、大黄各等份。
5方(灸脐法)
【用法】用艾绒或加入其他药物(如丁香、吴萸、附子、细辛等以加强作用)做成的艾条(16.67厘米x1.67厘米)点燃,对准脐部进行熏烤(悬灸),直到病人感觉温热舒适,即将艾条燃端固定在一定高度(一般距离2厘米左右),连续烤灸5~10分钟至局部发红为止。也可配合雀啄灸,每日1次,重者加灸1次,孕妇勿灸。用于口腔溃疡。
【疗效】治疗口腔溃疡104例,灸1~2次治愈58例,3次以上治愈30例,12例无效,4例未随访到。本法对每久灸而不知温热者疗效特灵,其中12例无效者,皆一灸便叫局部热痛难忍而拒灸。
【验案】患者,女,61岁,农民。口腔唇周广泛糜烂,疼痛难忍,常用吸气为快,曾治无效。改用上法,灸脐1次痛减,2次痛大减,溃疡范围缩小,5次痊愈。
【出处】《新中医》。
6方
【药物】吴茱萸3克,细辛3克,川黄连1克,冰片0.5克。
【制法】上药研细过80目筛,混匀,装瓶备用。
【用法】首先清洁脐窝,取药粉0.5克,加食醋少许调成稀薄糊状,涂于脐部,复以清艾条点燃后,保持2~3厘米距离进行悬灸,每晚1次,每次30分钟,再以胶布覆盖固定,24小时去除。发作期每日治疗1次,一般1~2次疼痛缓解,3~4次溃疡愈合。缓解期每隔5日治疗1次,1月为1个疗程。
【出处】《安徽医学》。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口疮 脐疗方 细辛 吴茱萸 黄芩 《中医外治法集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