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脐疗方
1方(隔盐灸脐法)
【用法】在肚脐上铺盐使平,约如铜板厚,用似黄豆大艾炷,视患者壮弱与病情轻重,酌灸5~30壮不等,或更多些。也可用艾条熏灸10~30分钟,但疗效较差,可隔日一熏,或每日熏灸1次。灸后皮肤若起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放水,外涂龙胆紫,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感染。
【验案】患者之母患关节炎多年,医药无效,虽在某大医院打过3年金针,终难根治。我传以艾灸神阙之法,他给母亲一灸,显著好转,续灸5次,即行痊愈,并能巩固不发。
患者的母亲,患四肢关节炎和漏肩风多年,久治未愈。经艾灸神阙数次,即获满意疗效,各种症状完全消失。
患者的邻居王妈妈,患坐骨神经痛多年,如法灸神阙数次即愈。同时,还把她夜眠两腿抽筋(拘挛)的宿疾也治好了。
【疗效】据何世纲介绍,他在治疗实践中意外地发现此法可治好关节炎、漏肩风、坐骨神经痛和筋肉拘挛等症,其疗效之神速,远胜针药,屡试屡验,无一不瘥。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2方
【药物】真净银朱9克,枯矾12克。
【制法】为末铺纸上,作纸捻3条。
【用法】每早以1条捻蘸麻油点火向肚脐熏之,盖被睡,取汗即愈。用于风湿疼痛。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3方(针脐周三穴法)
【用法】选天枢(双)、阴交、水分穴,简称脐周三穴。毫针刺,平调法提插捻转。天枢穴要求针感放散到腹股沟,阴交穴放散到阴器,水分穴放散到胃脘和脐下。留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针1次,6次为1疗程,连续3疗程。用于痹证。
【疗效】治疗74例,临床治愈19例,显效24例,好转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5%。
【验案】患者,女,56岁,工人,1985年6月29日初诊。两个月来双膝沉重酸痛,阴雨天加重,畏寒喜暖,得热则舒,自汗气短,夜寐不实。检查:六脉沉缓,舌胖质淡边有齿痕,苔腻而滑,血沉18毫米1小时。抗“O”为1:800。用上法3诊后两膝酸痛有缓解,但又感两膀酸痛,上台阶上汽车均感吃力,仍守原法治之,6诊后两膀明显轻松.且觉针后肢体发热,十分舒适,共针10次,各症尽失,血沉8毫米1小时,抗“O”1:400,随访半年无复发。
【出处】《中医杂志》。
【备注】天枢在跻旁2寸,阴交在跻下1寸,水分在跻上1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痹证 脐疗方 真净银朱 枯矾 《增广验方新编》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