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培元养气法
陈氏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是明末战将、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术,综合性地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性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特色以及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运动。起初,太极拳只在陈氏家族内部流传,到陈氏十四代陈长兴时,传给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以后在社会上慢慢流传开来,并逐步演化成具有代表性、风格特点又各不相同的杨、吴、武、孙四大流派。数百年来,陈式太极拳仍保留着古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窜蹦跳跃、松活弹抖的特色以及缠绕螺旋的运气方法,并以其卓越的健身养生与技击价值著称于武坛,深受人们喜爱。
陈正雷,男,1949年5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太极功夫深厚纯正,理论研究颇具造诣,人称“太极金刚”。
养生功效
保健神经系统
练习陈氏太极拳时要求清静用意、精神内守,可增强意念控制能力,减少外界干扰,提高感官知觉功能。因此,经常练太极拳会使身体和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以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减少致病的内在因素,提高健康水平。
改善骨骼系统
陈氏太极拳以缠绕螺旋的运动方式,产生合理的生理负荷,使骨骼、关节、肌肉得到系统全面的锻炼,使骨骼变得更加坚固,从而提高抗折、抗压、抗扭转等性能。同时配合有意识的放松放长,可使全身都参加活动,锻炼日久,肌肉中脂肪减少,结缔组织增多,皮肤会逐渐变得细腻光泽,肌肉弹性增加。
锻炼消化、呼吸系统功能
陈氏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随着动作导引,内气贯通五脏六腑。深长的腹式呼吸使膈肌大幅度地上下移动和腹肌大量活动,形成了对肠胃器官的良性按摩,持久练习,不仅能锻炼肺活量,还提高消化能力,有助于消化不良、胃肠官能症及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增强心脏功能
通过持久的太极拳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的容量及每搏输出量增加。此外,还能改善动脉壁的弹性和韧性,使冠状动脉口径变粗,心脏储备力量增强。
锻炼内气
练习陈氏太极拳可练就充足的内气,并运用内气贯通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通大小周天,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健身体、益智延年的目的。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陈氏太极拳 培元养气法 中医经络学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培元养气法功法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