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养生需辩证 虚证实证要分清
刮拭一定的宽度和长度,是为了更准确地把经脉、穴位和全息穴区都覆盖到。刮拭的长度一般以中心穴位上下长4~10厘米为宜,以大于所治疗的穴区范围为原则。如果需要刮拭的经脉较长,可分段刮拭。
【按压力】要刺激到表层和深层的经脉,促进气血经脉的传导,达到治疗保健的效果,一定要有向肌肤的按压力。人体各部位组织厚薄不同,按压力也要随之变化,骨节突起处、肌肉丰满处按压的轻重力度有所不同,以达到肌肉的深部为准。按压力不是蛮力,要均匀、平稳、缓慢、柔和。
【刮拭速度】刮拭速度决定舒适度,决定对组织的刺激强度。速度越慢疼痛越轻。
【刮拭角度】刮拭角度指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与皮肤之间形成的夹角。刮拭角度决定刮痧的舒适度,角度越小越舒服。
【刮拭时间】每次刮痧时间要视被刮拭者的体质、刮拭部位、病情和刮拭的力度而定,少则几分钟,多则20~30分钟,初次接受刮拭者和体弱者可适当缩短时间。体质虚弱者毛孔张开就可以停止刮拭,体质强壮者可以适量出痧后再停止刮拭。
【刮痧间隔】直接在皮肤上刮痧,同一部位,间隔应以局部皮肤恢复正常、疲劳和触痛感消失、痧斑全部消退为准。不同部位刮痧不受间隔期限制。隔衣刮拭每天都可以进行。
【刮痧的顺序和方向】一般是先刮阳经,后刮阴经,先头部、颈背部,后胸腹部、四肢;先上部,后下部,刮拭的方向躯干和四肢都是从上向下;当肢体有静脉曲张或肢体浮肿时,要从下向上刮拭。
进行面部刮痧的时候,速度要慢,按压力要小,自内而外,依次按照额头区、眼周区、面颊区、口唇区、鼻区、下颌区的顺序轻轻刮拭。
一、分清虚实再刮痧
很多人都想运用刮痧疗法,但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刮痧,那么,就先得分清虚实,这是选择保健技法的重要前提,也是决定刮痧手法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生病了,不是内外邪气作祟,就是身体的正气不足。这个内外邪气,相当于西医讲的病毒、细菌等对人体有害的各种因素,中医称之为“六淫”和“七情”等;而正气就相当于人体本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简单点说,正气不足的时候,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就叫虚证。如果正气比较足,但是病邪太强大,正气不能够抵御病邪,这就属于实证。在九种体质里,阳虚、阴虚、气虚都属于虚证,而痰湿、湿热、血淤体质,有些是实证,也有些是虚实夹杂证。一般来说,实证最适宜刮痧。
二、虚证也可用刮痧
刮痧疗法对于实证效果是又快又好,那是不是虚证就不能刮了呢?并不是这样的,每一种疗法都有不同的手法。同样是刮痧,它能既有补的效果,也有泻的作用,就看你怎么刮了。
针对虚、实两种状况,按照“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就不会出错。刮痧的补泻手法是由按压力大小和速度快慢两个因素决定的,一般速度快、按压力大的刮拭手法为泻,速度慢、按压力小的为补,速度适中、按压力适中为平补平泻。按照体质的虚实寒热不同,刮痧的补泻手法也大有不同。最重要的就是刮拭时间的长短和刮拭部位的多少:无论什么手法,刮拭时间长、部位多就有泻的作用。
【体弱、虚性体质的人】应采用按压力小、速度慢的补法刮拭。时间要短,部位要少。只需刮到皮肤微热、毛孔微张,就能激发鼓舞正气。不出痧或少出痧时,多采取隔衣刮拭,或对有补益作用的穴位进行按揉,都有补益的效果。
【虚实兼有的人】血淤体质是一个典型,既有虚又有实。虚实兼见证可用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的平补平泻法刮拭。刮拭时间不可过长,每次出痧不可过多,毛孔不要丌张得太大,以祛邪而不伤正气。
【实证体质的人】多采用按压力大、速度慢的平补平泻手法刮拭。一般实证体质会出痧,刮出痧来保健效果出现得快。无论出痧与否,都应刮至毛孔开张,即有宣泄病气的效果。
【刺血】刺血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出血来治疗疾病,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刮痧养生 刮痧疗法 刮痧间隔 刮痧顺序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身体七部位的正确刮痧方法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养生
- 尿道炎的中医治疗
- 冬至阳气始升腾 艾灸神阙适养生
- 素怀慈悲心 温灸起沉疴——缅怀马氏温灸法创始人马少群
- 以虚实辨怪病,投经方显奇效
- 急者亦可治其本——论“急性虚证”理论及临床应用
- 沈绍功临床辨治治略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