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泥饼灸
隔泥饼灸法又称隔黄土饼灸、泥土灸、黄土灸等。
【概述】
隔泥饼灸法又称隔黄土饼灸、泥土灸、黄土灸等。首见于唐·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用以治疗耳病:“作泥饼子厚薄如馄饨皮,覆耳上四边,忽令泄气,当耳孔上,以草剌泥饼穿作一小孔于上,以艾灸之百壮,候耳中痛不可忍即止。侧耳泻却黄水,出尽即差。当灸时,若泥干,数易之。”另外还用来治疗痈疽初起:“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著疮上灸之,一炷易一饼子。”在后世的医著,如《东医宝鉴》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现代,临床上亦有报道,且有大样本病例的观察。但总体看,应用还不广泛,研究更欠深入。鉴于本法可就地取材,特别适宜在农村推广,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
【操作方法】
取洁净粘土,放于清水之中浸泡后,过滤,以去除杂质。然后晾干,研成粉末置于容器内备用。临用时,取粘土干粉适量,用清水或陈醋调和成饼。每次可多做一些。饼的厚度在0.3~0.5cm左右,直径约为3~5cm。一般根据灸治的部位和病证而定。施灸时,可用大或中壮艾炷,饼干时可另易一饼再灸。一次灸3~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骨质增生、痈疽、中耳炎等。
【注意事项】
1.所用的粘土必须洁净、无杂质,有条件者最好能做到消毒,以防用于某些炎症病灶时发生感染。
2.大炷艾施灸时,要求医者有一定临床经验,施灸过程中应严密观察,防止大面积灼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隔泥饼灸 黄土饼灸 泥土灸 黄土灸骨质增生 痈疽 中耳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