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药粥之脊肉粥
【粥方组成】猪脊肉2两,梗米3两,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滋养脏腑,滑润肌肤。适用于体质虚弱羸瘦,营养不良,脾胃虚寒等气血不足之症。
【煮制方法】先将貊脊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用香油烹炒一下,然后加入梗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调味品细盐,川椒,再煮一、二沸即可。
【粥义解说】脊肉是指猪脊背上的精肉,古代医家已把它作为药用。猪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药王”孙思邈,是唐代大医学家,他在《千金·食治》中就载:“猪肉,宜肾,补肾气虚竭。”清代名医张璐在《本经逢原》中说:“精者补肝益血。”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獖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猪的肥肉部分含多量的脂肪可达90%,蛋白质却很少,只占2.2%。而瘦肉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高达17%,并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因此用瘦猪肉同米煮粥食用,再加入适当调味品,不但其味鲜美,而且补益人体。对体质亏损,脾胃虚寒的患者,颇为适宜。《养生食鉴·卷下·食治方》中载:“脊肉粥。用梗米煮粥,以猪脊肉切碎入盐少许及香油、川椒、茜香调和饮食之,以此养肾,则水有所司。”原方中加入川椒与茴香,又可收到补虚温中,散寒温肾的效果。
【来源】《养生食鉴》
本书作者何克諌,号其言,清代古香人。所著《养生食鉴》出版于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何氏注重养生与食疗,在该书中收载药粥32方,分别列入“风、寒、暑、湿、燥、火、脾胃、气、血、痰、热、阴虚”门类。脊肉粥选自《养生食鉴·卷下·食治方·燥类》中。
【注意事项】脊肉粥可作早晚餐随意服食,肥肉则不宜选用。尤其是高血压或中风偏瘫的病者以及肥胖的人,更不应多吃肥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脊肉粥 补阴药粥 补中益气 滋养脏腑 滑润肌肤 虚弱羸瘦 营养不良 脾胃虚寒 气血不足 猪脊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