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粥主治血证
【来源】《食疗本草》。
【配料】柿饼二三个、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柿饼切碎,把粳米淘洗干净,两味同入锅中,加水煮成粥。
【功效】健脾、润肺、止血。
【适应证】肺热咳嗽,干咳痰少,咳痰带血,痔疮出血、久痢便血、吐血咯血、血淋,胃反,高血压,动脉硬化。
【食法】作点心或早餐食用。
【食疗漫话】柿饼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制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柿两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福建、河北、山西等地亦产。以红棕色,质厚味甜涩、表面带柿霜者为佳品。《本草纲目》谓柿饼“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是斋百一选方》记载着一则验案,曾茂昭通判的儿子,十余岁时曾患大便下血的肠风证,凡治肠风的地榆之类药物,遍服无效,后来查阅医书,发现柿子能治,于是用干柿烧灰,一服就愈。《本草纲目》中记载,有一人家中三代死于反胃病,到孙子一代得到一张方子,将柿饼放在饭上熟蒸,天天同饭一起吃下,不要饮水。此人照方服食,反胃病就治愈了。《随息居饮食谱》称柿子为果中圣品,老幼皆宜,可以治疗胃反、肠风、痰嗽带血、产后嗽逆。柿饼能治热痢、血淋。柿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测定,柿子含蛋白质、脂肪、果糖、葡萄糖、蔗糖、果胶、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柿饼表面的柿霜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柿子既是一种价廉物美、甘甜可口的水果,又可充粮,有“铁杆庄稼”之称。此外还有较多的单宁酸,以及三萜类、金丝桃苷、丁香酸等多种成分。临床报道用柿子浸出液制成无菌水溶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气管炎194例,总有效率为96.7%。说明本品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日本民间饮用涩柿液治疗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颇有功效,并从中提得降血压的物质,能使家兔血压显著下降。因此可以作为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柿饼虽然好吃,但是空腹不宜大量吃柿子。因为柿子所含的单宁酸是一种促使蛋白质凝固的物质,会引起柿石症,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反酸、腹泻、上腹包块。大的柿石需手术取出,重者可危及生命。我国民间流传柿蟹相克,不可同食,就是因为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遇到单宁酸会凝结,可引起胃肠不适。此外有脾胃虚寒、外感风寒发热纳呆情况的,亦不宜服食柿饼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血证 柿饼粥 健脾 润肺 止血 肺热咳嗽 干咳痰少 咳痰带血 痔疮出血 久痢便血 吐血咯血 血淋 柿饼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