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粥主治胃痛、腹痛
【来源】《饮膳正要》。
【配料】吴茱萸5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煎吴茱萸,将2次药汁合并,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
【功效】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适应证】胃寒呕吐,嘈杂吞酸,心腹冷痛,脘腹胀满,泄泻,寒疝,脚气,高血压,头痛。
【食法】每日2次,空腹热服。
【食疗漫话】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陕西、浙江等省。种子富含油性,质坚易碎,香气浓烈,以色绿、饱满者属佳品。味苦微辛辣,性温,有小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唐代孟诜说:“主痢,止泻,厚肠胃。”明代李时珍认为吴茱萸能“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凡病因属寒,病位在肝、肾、脾、胃的吞酸腹胀,食后欲吐,多年泄泻,头痛,疝气,心腹冷痛等病证,都是它的适应证。现代研究证实,吴茱萸含有挥发油(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生物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苦素、羟基吴茱萸碱等),吴茱萸酸,吴茱萸精等多种成分。药理实验表明,口服吴茱萸有镇吐作用,乙醇提取物及异吴茱萸碱盐有镇痛作用,挥发油及吴茱萸苦素有健胃功效,吴茱萸配合高良姜能明显抑制大鼠的胃酸分泌,作用持续2小时以上,可使胃溃疡程度明显减轻,但不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还可解除家兔胃平滑肌痉挛。吴茱萸碱对兔离体肠肌一般呈现先兴奋后麻痹作用。此外吴茱萸煎剂灌胃,对犬有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煎剂尚有利尿,抑制霍乱弧菌、多种皮肤真菌、病毒作用。吴茱萸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灭蛔虫、水蛭。脱氢吴茱萸胺和吴茱萸次碱的分解产物芸香碱均有明显的子宫收缩作用。从药理实验结果看,吴茱萸的大部分功能已经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使人们对吴茱萸功效主治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有所发展。据临床报道,应用吴茱萸冲服剂(每包含生药15克),每天早晚饭后各用开水冲服1包,治疗各期高血压病182例,均服1个月后结果有效率为68.1%,有的血压下降较快,出现头晕加重现象,就将药量改为1日1包或将1包分2次服。有服几天血压降至正常者,再服1~2周以巩固疗效。此药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减低末梢阻力而引起降压效果的。吴茱萸系有小毒的药物,内服30克即可引起中毒,据中毒个案报道,中毒后约3~6小时发病,表现为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发生障碍、错觉,毛发脱落。凡服用吴茱萸粥,吴茱萸剂量以常规量1.5~6克为宜,以免发生中毒。此外孕妇、阴虚火旺者忌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胃痛、腹痛 吴茱萸粥 温中止痛 理气燥湿 胃寒呕吐 嘈杂吞酸 心腹冷痛 脘腹胀满 吴茱萸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良姜粥主治胃痛、腹痛 下一篇:扁豆粥主治泄泻、痢疾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