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调息疗法
调息疗法是一种静功自我疗法,主要通过调整呼吸和排除杂念,使元气恢复或增强,从而祛除病邪,防治心悸。
调息疗法是一种静功自我疗法,主要通过调整呼吸和排除杂念,使元气恢复或增强,从而祛除病邪,防治心悸。调息疗法原载于清代尤乘(清代著名医家李士材的弟子)编撰的《寿世青编·勿药须知》中,稍后,汪昂《医方集解·勿药元诠》曾予以转录,故流传更广。调息疗法用于心悸,有着静心安神的效果。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悸(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症见心慌心悸,夜不能眠,自汗,动则悸发。
1.不拘时候,随便而坐,宽衣松带,躯干正直,两手置腿膝,或互握置小腹前,全身放松。
2.以舌搅口腔数遍,微微呵出浊气数口,以鼻微微纳清气3~5次(呵气,纳气皆不可有声),若口中有津液即咽下。
3.再叩齿数遍,舌抵上腭,两目垂帘,微露一线光,使成朦朦胧胧之状。调整呼吸,可采用数吸气(或呼气)次数的方法,自1~100次,反复进行。若意念能集中于数息,则可渐达心息相依之境界,此时气息绵绵微微,杂念全无,则任其自然,维持此种练功状态,可达1小时或更长久一些。
4.起坐前,应慢慢放松手足,睁眼,略作头面或躯体、四肢按摩。
注意
1.练功结束时,不可立即起身,从入静态至恢复正常态,须有一段过渡时间。故下功时须舒放手足,按摩身体各部,这是必不可少的。
2.用本疗法者,平时亦须清心寡欲,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劳逸结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