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的辨证论治与预防
一、粪毒犯肤
症状:手足接触泥土之后,很快出现局部奇痒、灼热、疱疹,搔破后脂水浸淫、红肿,苔白薄,脉平或濡。
治法:杀虫止痒。
方药:桃叶泄毒汤。
本方以桃叶、辣蓼草、连根葱、荆芥、苏叶、苦参各30g,水煎3-4沸,趁温熏洗局部。如水冷,则加热后再洗,一日数次。
钩蚴在侵入皮肤的24小时内,尚有90%以上停留在局部,可用热敷法和能杀灭钩蚴的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用热敷局部,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或用土荆芥油涂抹患处。
二、虫邪犯肺
症状:皮肤受邪数日后,出现胸闷咳嗽,喉痒难忍,甚则频咳不止,喉间痰鸣,苔白,脉平或濡数。
治法: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止嗽散。
方中以桔梗、紫菀、陈皮宣肺化痰,白前肃肺降逆,百部止咳并有杀虫作用,荆芥、甘草疏表和中。喉间痰鸣,喘促痰多者,可合用射干麻黄汤降逆平喘。
三、脾虚湿滞
症状:面色萎黄,或面色黄而虚浮,善食易饥,食后腹胀,或异嗜生米、茶叶、木炭之类,神疲肢软,舌淡苔薄,脉濡。
治法:健脾燥湿,和中补血。
方药:黄病绛矾丸加减。方中以平胃散健脾燥湿,理气和中;绛矾燥湿补血;红枣益脾养血。
四、气血两虚
症状:颜面、肌肤萎黄或苍白,面足甚至全身浮肿,脘闷不舒,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质淡胖,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脘闷纳差者,加木香、砂仁理气调胃。
钩虫病均需进行驱钩治疗,目前用于驱钩虫的中药效果尚欠理想,可采用适当的驱钩虫西药治疗。
预防与调摄
预防钩虫病的主要措施是:积极治疗钩虫病人,减少传染来源;搞好粪便管理,杀灭粪中虫卵;做好劳动防护,减少钩蚴感染机会。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给予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以促进气血的生长及脾胃功能的恢复。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适当休息。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钩虫病辨证论治与预防 钩虫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钩虫病的病因与诊断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