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 又称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因寄主品种不同而异,一般2―2lmm,叶面中心灰白色至褐色,常有1―2个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叶背色较浅。为害重。
病原 Phaeoramularia dioscorecae (E11i6et Martin)Deighton称薯蓣色链隔孢,异名Cercospoea dioscoreae E11is et Martinn称薯蓣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的两面,子座生在表皮下,近球形,大小20―42.5μm,褐色;菌丝体内生,分生孢子梗3―22根簇生,浅青褐色,基部略宽,平滑,直立或稍曲,有时近端部具1曲膝状折点,孢痕疤明显,宽1.3―2.5μm,座落在陡细窄圆锥形顶部和折点处,横隔膜0―1个或不明显,大小8.8―37.5×4―5(μm),产孢细胞与分生孢子梗合生。分生孢子平滑,淡青黄色,链生,圆柱形至倒棍棒状,直立或弯曲,顶部圆形或圆锥形,孢痕疤明显,基部倒圆锥形平截,脐明显,宽1.3―2.5μm,3―8个横隔膜,大小30―120×4―5.6(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在河南郑州8―9月发生,严重的病斑布满叶面,致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
1、秋收后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雨季到来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威(多茵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山药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山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穿山龙实生种子育苗的技术 下一篇:北虫草的菌种制作技术介绍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