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透翅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一、寄主为害
栝楼透翅蛾寄主中药材栝楼,以幼虫钻蛀茎蔓为害,随着栝楼生长年限的延长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为害部位为地表以上0-1.5m之间的栝楼茎蔓。初孵幼虫钻蛀茎蔓处出现无色透明粘胶状分泌物。幼虫蛀茎蔓后蛀食髓部软组织,并排出粪便。随龄期的增加,受害部位逐渐膨大如瘤,严重时茎蔓表皮开裂,使水分和营养向上输送困难或中断,导致茎蔓、叶片、栝果萎蔫干枯死亡而绝收。受害轻时因水分各营养供应不足,栝果感染蔓枯病,呈萎蔫状干缩,失去药用价值;受害重的栝棵,翌年地表以下0-40cm之间栝根腐烂,栝苗出土期推迟,发育缓慢,栝蔓细弱,结栝少,产量低,效益勘微。
二、发生规律
栝楼透翅蛾在冀西山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栝楼棵周围土壤中吐丝做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老熟幼虫在茧内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多在凌晨至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羽化较少。成虫形似马蜂,活动敏捷,飞翔能力强,羽化的成虫当日或次日交尾产卵,卵多产在地表以上茎蔓1.2m间的叶柄基部、腋芽、叶子背面及茎蔓上,以叶柄基部和腋芽处较多。卵为散产或几粒稀疏排列,不规则,落卵最多处达114粒之多。1头雌虫一生产卵40-50粒。卵期8-10天。6月中旬至7月下旬,初孵幼虫在卵壳处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在茎蔓缓慢爬行探食,数小时后钻入茎蔓髓心,上下取食。幼虫蛀孔处出现无色透明粘胶状分泌物,为害盛期单株茎内最多有虫62头。老熟幼虫脱茎盛期在9月中下旬。幼虫在茎内为害期长达75天,脱茎落地后的幼虫在栝棵周围寻找适宜场所入土、结茧、休眠、越冬。老熟幼虫入土后的吐丝结茧深度与土壤疏松程度有关,但入土结茧深度不超过10cm,以5cm处最多。入土后的幼虫当日吐丝结茧,完成结茧需3天左右。老熟幼虫入土后以栝棵50cm以内虫茧密度较大。越冬幼虫在极端最低温度-18.2℃下仍能生存越冬,越冬死亡率28.7%左右。发生程度与栝楼生长年限有密切关系,栽植1年的栝楼田,被害株率为5%-10%,呈轻度发生;栽植2-3年的栝田,被害株率30-50%,呈中度发生;栽植3年以上的栝田,被害株率为80%左右,呈重度发生(盛果期)。
三、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和人工捕捉幼虫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1、农业措施 土壤封冻前或早春创栝盘,破坏栝楼透翅蛾幼虫茧适生环境,降低越冬或越冬后幼虫茧存活,压低当年虫源基数。
2、工捕捉幼虫 栝楼茎蔓出现粘胶状分泌物时,人工拔去胶瘤捕捉幼虫,并将捕捉的幼虫捏死(消灭1头幼虫相当于消灭60-80头成虫),可显著降低栝楼田幼虫越冬基数。
3、化学防治
A、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间用1-1.5kg煤油加80%DDV乳油涂株茎蔓,阻止成虫产卵,或用80%DDV乳油800倍液在早晨成虫活动能力较弱时喷洒茎叶,杀死成虫以减少产卵量。
B、虫孵化前或幼虫钻蛀茎蔓前,用90%晶体敌百虫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晒茎叶,药剂加适时糖效果更佳,连喷2-3次。
C、月中下旬,在栝楼四周浇50%辛硫磷800倍液,防治落地入土越冬幼虫。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栝楼透翅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栝楼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