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薄荷鲜草出油率的诀窍
薄荷是通过蒸馏方式来获取薄荷原油的。薄荷鲜草出油率与生育期、气象因素、蒸馏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掌握得当,每亩可增产薄荷原油10%~20%,合格品原油在95%以上。否则将减产15%~25%,甚至减产50%以上,直接影响种植薄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工诀窍:
适期收割
薄荷鲜草出油率与生育期有密切的关系。试验证明,头刀薄荷在初花期、二刀薄荷在盛花期产量最高。因此,头刀薄荷在初花期至盛花期、二刀薄荷在盛花初期至末期收割较为适宜。在生产中、一般头刀需兼顾二刀的生长期,二刀要注意霜冻的影响,及收割时天气条件,权衡得失综合考虑。
看准时机
薄荷鲜草出油率与收割时的气象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正常规律为:中午前后大于其它时间,晴天大于阴天,温度高时大于温度低时,田间湿度小时大于田间温度大时,无风或微风天气大于大风天气。因此,必须抢晴天中午前后高温、强光、低湿、微风有利时机收割。
收集落叶
薄荷落叶占鲜草重的5%左右。为便于收集落叶、要求贴泥面收割。利用早晨和阴天无风时收集地面落叶,每亩可增加0.5~1kg左右的薄荷原油。
蒸前处理
由于老茎含油量极低,因此必要时切除部分老茎,同时抢晴天摊晒,尤其是割后遭雨不得急于吊油,待晒至五六成干再进行蒸馏。切忌扎捆或打堆,以免受捂后出油率急剧下降。
合理装锅
将薄荷秸杆头尾相互交错搭配装锅,一般要求是基部松上部紧,中部松四周紧,这样才有利于气路的通畅,各部受蒸汽均匀。否则茎秆多的部分空隙小,通气快,出油早,而叶片多的部分空隙小、通气慢、出油迟,既影响薄荷鲜草出油率,又延长蒸馏时间,增加能耗。
适量加水
薄荷蒸馏多采用水上蒸馏法。垫子高度为桶与底交接处向上25cm,要求水加至垫面下5cm左右,不得过多或过少,薄荷秸秆含水量高的适当少加些水,保证水面上有一定的气化空间,产生足够的水蒸汽。
控制冷却
冷却水温度越低,冷却效果越好,出油率也越高;冷却水温度越高,冷却效果就越差,薄荷原油随蒸汽挥发损失就越多,出油率就越低。要求出油口的油水混合液温度最高不超过45℃,最好控制在40℃以下.,否则就必须更换冷却水。
正确烧火
装好锅至出油前要大火,使锅内的水尽快沸腾产生水蒸汽;出油后火力要大而平稳均匀;出油将要结束前需大火烘一烘。整个烧火过程做到不偏、不聚、不断断续续,达到满膛火,使锅底受热均匀。火力的大小根据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水液量而定,以每分钟平均0.8~1kg为火力正常,否则会影响薄荷鲜草出油率、原油品质及蒸馏的能耗。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提高薄荷鲜草出油率的诀窍 薄荷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