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害虫光肩星天牛
学名 Anop10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别名,光肩天牛、柳星天牛、花牛等。
寄主 榆树、苹果、梨、山楂、樱桃、李、梅、馒头柳、柳树、栾树、元宝枫、杨等。
为害特点 成虫食叶和嫩枝的皮;幼虫于枝干的皮层和木质部内蛀食,向上蛀食,隧道内有粪屑,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7.5~39毫米,宽5.5~12毫米,体黑略带紫铜色具金属光泽。触角丝状11节,第1、2节黑色,其余各节端部2/3黑色,基部l/3具淡蓝色绒毛,故触角呈黑、淡兰相间的花纹。鞘翅基部光滑,表面各具20多大小不等的白色毛斑,略呈不规则的5横列。头部和体腹面被银灰和蓝灰色细毛。卵 长椭圆形,长5.5—7毫米微弯,初乳白,孵化前淡黄色。幼虫 体长50一60毫米,头大部分缩入前胸内,外露部分深褐色,体乳白至淡黄白色,前胸背板后半部具褐色“凸”字形斑纹,凸顶中间有l纵裂缝;腹板的主腹片两侧无锈色卵形针突区,一点是与星天牛相区别 的重要特征。蛹 长20一40毫米,初乳白羽化前黄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 南方年生l代,北方2—3年发生1代。均以幼虫于隧道内越冬。寄主萌动后开始为害。在北方经2或3个冬天的幼虫,于5月中下旬在隧道内化蛹,蛹期ll一20天,羽化后成虫咬羽化孔出树,经数日取食后交配产卵,卵多产于直径在4—5厘米以上的枝干上,产卵前先咬1圆形刻槽,长近10毫米,深达形成层.产卵子刻槽上方10毫米处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后刻槽变黑腐烂。卵期16天左右,初孵幼虫在刻槽附近蛀食,蛀向不定,由产卵孔排出粪屑,8月中旬开始蛀入木质部,向上蛀食隧道,由排粪孔排出大量白色粪屑并有树汁流出。10月下旬至11月于隧道内越冬。成虫发生期6—10月,盛期6月下旬至8月上旬,白天活动,寿命1—2个月。
防治方法
1、及时伐除衰老的杨、柳及榆等虫源树。冬季修剪时,及时锯掉多虫枝,集中处理。
2、6—8月人工捕捉成虫。
3、于7—8月在新产卵槽上涂抹20%菊·杀乳油10倍液或1:20煤油、溴氰菊酯混合液毒杀初孵幼虫。
4、8月向有虫树干内注入40%乐果乳油10倍液,每cm干径用药液15—25mL,干径小于15cm,树干上打2针即可。(5)8—9月幼虫初孵化盛期,往有产卵槽的枝干上喷酒20%菊·杀乳油500一800倍液。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药用植物害虫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药用植物害虫竹节虫 下一篇:金银花蛀干性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