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姜丝核菌苗立枯和烂种病

姜丝核菌苗立枯和烂种病

症状特点 本病前期危害幼苗,引致苗立枯。病苗茎基变褐,叶鞘及叶片出现云纹状病斑,潮湿时患部出现蛛丝状菌丝体,有的纠结成菜籽状茶褐色菌核。

症状特点 本病前期危害幼苗,引致苗立枯。病苗茎基变褐,叶鞘及叶片出现云纹状病斑,潮湿时患部出现蛛丝状菌丝体,有的纠结成菜籽状茶褐色菌核。后期危害地下部块茎,块茎外缠有蛛丝状菌丝,部分块茎下陷,内部姜肉变为褐色、干腐。危害严重时可致姜块大部分干腐,不能作种姜。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黨n.〕。病菌主要以菌核遗落在土中或以菌丝体、菌核在田间杂草或其他寄主上越冬。菌核借助灌溉水等传播,萌发出菌丝进行侵染致病。病部产生的菌丝借攀援接触进行再次侵染,病害得以蔓延。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用稻草作覆盖物的植地往往发病重。植株偏施氮肥发病亦较重。品种间抗病情况不明。

防治方法

1、前作水稻纹枯病发生严重的稻田勿选作姜地。

2、精选姜块,剔除可疑种姜。

3、勿用稻纹枯病重的稻草作覆盖物。

4、常发本病的地区齐苗后开始淋喷药预防控病。可选用50%田安水剂300~5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300~5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300~500倍液,或28%多井悬浮剂600~800倍液,或20%氟纹胺(望佳多)可湿粉800倍液,或25%禾穗宁可湿粉1500~2000倍液,喷施与淋施相结合,交替施用3~5次,隔7~10天1次,前密后疏,喷匀淋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姜丝核菌苗立枯和烂种病  姜丝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姜枯萎病        下一篇:药材施用农药要慎重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