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又名生地,其根茎味微甜,主要成分含环烯醚甙类,分为梓醇、地黄素等,此外含有多种糖类、维生素a等。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治热病烦燥、发斑发疹、阴虚低热、消渴、吐血、衄白、尿血、崩漏、咽喉肿痛等功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黄已成为餐桌上无公害美味和健身佳肴。
生物学特性
地黄喜光,有一定的抗旱、抗寒能力。喜中性、微碱的砂质壤土,二合土及肥沃的粘土也可种植。地势低洼积水田,土质过于粘重的旱地及盐碱地不宜种植。宜筑畦栽培,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豆类作物不宜为前作,否则易造成线虫病。
根茎播种及苗栽
用根茎作种,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于清明前种,将根茎切成5厘米左右含3个以上芽眼的小段,切口拌少许草木灰,稍晾干后种,在1.2—1.5米宽的畦上,按行距30厘米开沟,每隔20厘米放1个,浇施淡人粪,覆土即可。苗栽,在上一种植地黄的地块,于收获的时候有意把短小根茎散留在地里,待次年发芽出苗,在4月中旬前后苗长10-15厘米时可间苗移栽,行株距30×20厘米,每株2-3苗,栽后施淡人粪。通常每667平方米栽苗1.1万株。
田间管理
施基肥与追肥:在栽种前每667平方米撒施栏肥750-1000公斤或饼肥5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翻入土中,上年种植地黄的连种地块,肥料于出苗前撒施畦面,并用田沟泥覆盖肥料。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地黄生长期一般需追肥2次。第1次于齐苗至苗高10—15厘米时追施,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50公斤加尿素15公斤;第2次于8月份地黄茎膨大增长期追施,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钾5公斤加尿素5公斤,以利根茎生长膨大。
水分管理:地黄喜不干不湿的土壤,7月份之前应适当浇水,7月份之后根茎开始形成,应减少浇水,待地皮发白时再浇水,以免温度过高引起烂根,但若遇伏天雨后暴晴地温增高,亦应浇水降温,否则会引起地黄根茎腐烂,雨后应及时排水。
防治病虫害:地黄病虫害一般很少,常见的病虫害有斑枯病、枯萎病、胞囊线虫病、红蜘蛛、地老虎等应注意发现并及时防治。
适时收获
在栽种当年11月上旬,地黄地上部分枯黄带斑点时,在晴天割去地上茎叶,小心挖出全根地黄,除去杂质,洗净后及时运往市场出售。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