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红花栽培技术
地膜栽培的增产作用在玉米、打瓜上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将这一项技术应用于红花栽培,2005年本站在也门勒乡园林村进行了地膜栽培试验。
一、播前准备
1、选地
前茬打瓜,浇水深翻,整地达到“六字”标准,土壤为棕钙土,pH值为8.2,有机质含量1.3%,碱解氮60毫克/千克,速效磷15毫克/千克,速效钾105毫克/千克。
2、品种
品种为裕民红花,播前人工选种。
3、种子处理
将挑选好的种子晒种1天,再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量的3%。拌种,闷种12小时播种。
4、施足基肥
播前用条播机条播施入磷酸二铵10千克。
二、播种
1、播量
667平方米播2.1千克。
2、播种方式
用玉米专用点播机加嘴进行宽窄行铺膜点播,宽行55厘米(膜间宽),窄行45厘米(膜上宽),株距12厘米。
3、播期
4月10日。
4、播深
3~4厘米。
5、种肥
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5千克。
三、田间管理
1、放苗
4月19日对点播错位的穴及时人工放苗。
2、中耕
于5月1日和5月17日各进行深中耕1次。
3、定苗
于5月4日定苗,基本苗1.8万株/667平方米。
4、追肥
于6月17日用小四轮深施尿素7千克/667平方米。
5、浇水
分枝期(6月18日)浇头水,现蕾期(6月28日)浇第2水,初花期(7月19日)浇第3水。
6、病虫害防治
于6月26日用25%百理通对水15千克喷雾防治锈病。另外,红花从现蕾期开始发生根腐病,开花后期到成熟期逐渐死亡,死亡率达40%。
四、田间生育期调查
表1 田间生育期调查 (日/月)
播种期 出苗期 莲座期 伸长期 分枝期 开花期 成熟期 收获期
10/4 17/4 12/5 28/5 16/6 26/7 18/8 21/8
地膜红花比陆地红花早熟7天。
五、测产
收获前测产,667平方米有效株数1.8万,有效果数21个/株,球粒数11.8个/果球,千粒重33克,产量125千克/667平方米。
六、经济效益分析
表2 667平方米经济效益分析
成本投入(元) 667平方米产 纯利润
种子 肥料 地膜 机耕费 除草 病害 收获 水费 摘花 (千克) (元)
地膜 9.45 50.2 30 32 15 5 18 32 162 125 282.85
陆地 13.5 36.8 24 12 3.5 18 20 108 52 110.2
由表2看出,地膜红花经济效益高于陆地红花,增加效益157%。
七、地膜红花分析
1、地膜红花的弊端
a 地膜红花营养生长过旺,株高过高,病害发生比陆地严重,尤其是红花根腐病。
b 667平方米保苗数少。③三级分枝过多。
2、地膜红花的优势
a 红花1~2级分枝有效果球数多。
b 除草效果好,省工、省力。
c 花丝产量高,品质好。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药材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下一篇:金荞麦种植栽培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