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半夏价虽高但种植须慎重

半夏价虽高但种植须慎重

中药材半夏药农习惯称旱半夏,属天南星科草本植物。椐十年来全国各大药市及产区行情调查统计分析,旱半夏供求缺口较大,走势强劲,已从原来的20-28元/公斤上涨为40-50元/公斤,在我国现实技术条件下,人工栽培亩产商品在150公斤左右,亩效益相当可观。

中药材半夏药农习惯称旱半夏,属天南星科草本植物。椐十年来全国各大药市及产区行情调查统计分析,旱半夏供求缺口较大,走势强劲,已从原来的20-28元/公斤上涨为40-50元/公斤,在我国现实技术条件下,人工栽培亩产商品在150公斤左右,亩效益相当可观。那么,有如此高的收入,药农为啥近几年还不加大面积种植呢? 造成半夏多年价高而后市依然紧缺的原因在那里呢? 

一、种植技术含量高 

1、半夏的一生中对光照要求不一致,生长前期的春季由于温度较低,需要光照条件;生长中期的夏天温度高、日照强烈,这段时间只有在隐蔽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进入生长后期的秋季,由于日光强度逐渐减弱, 加上雨水较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所以又需要光照条件。

2、半夏种植对土壤、地势选择要求较严,它既怕旱又怕涝,既怕盐碱又不能太酸,既喜欢有机质又怕化肥; 所以,低洼地不宜,稍粘一点的地也不好,必须是砂壤土或轻壤土才行,而且涝能排、旱能浇,须要达到这个标准才可种植,不能有一点含糊。

3、半夏投资较高,一般种茎、肥料、人工等总投资每亩需1500元左右,一般农户都望而生畏,唯恐投进去后打了水漂,加之不懂技术或听到看到别人的失败而不敢种植。

二、目前半夏人工栽培面积名不属实 

前段时间,在野外考察时,有不少药农询问:“李所长,为啥我以前种植的半夏播多少种茎,收获时还是收多少种茎,几乎无产量增加呢?”这也是近期接到电话咨询中最多的问题之一。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有些以卖种子为目的的单位或个人,故意忽略种植技术的难度,给种植栽培者造成易种植、好管理、效益高、短期致富快的错觉,有的根本就不具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甚至还没有老药农的传统种植经验多,何谈优质高产技术?其二,我国半夏野生品种较多,但通过栽培驯化适合人工种植的较少,用野生半夏作种,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对人为环境适应能力低,“倒苗”机率增加,再加上储存方法不当,种茎病害较多,产量不稳定。

所以,就目前我国半夏人工栽培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栽培百亩以上的基地来生产半夏商品的屈指可数;而有些宣称大面积的半夏种植基地一般是名存实亡,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套取国家的中药材专项扶持资金,单等目的达到,所谓的半夏基地就改名换姓了,这是事实,笔者绝没有虚构。

三、野生资源逐渐减少 

半夏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或疏林下,另外,农田中亦有生长,但随着深耕细作和化肥、化学农药、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农田中的半夏已基本绝迹。山坡、溪边、林下由于垦荒种地、伐林和连年无序大量采挖,使半夏的生长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其资源逐渐减少,加之野生半夏分布较为零散,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目前濒临枯竭。

综合各方分析结果表明,半夏市场在3-5年内不可能饱和,价格将会稳中有升,市场看好,前景广阔。但是,就是因为半夏的特殊习性和种植技术的难度,才致使其市场前景看好。所以,建议初次种植者须慎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半夏价虽高但种植须慎重  半夏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药材种子处理新方法        下一篇:金荞麦种植栽培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