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其干燥成熟的果实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等功效,随着自然资源的破坏和人工过度采栽,目前中药市场供不应求,人工栽培前景广阔,这是一个投资较大,周期长,收益可观的中药材项目,因此栽培技术尤为重要。
一、选地整地。
育苗地应选择疏松肥沃,近水源且排灌良好的土地,老参地最好。翻耕后耙细,做成高15厘米,宽120-150厘米的畦施腐熟厩肥10-15千克。定植地除肥沃、排灌良好外,要求坡度小于15度,可按0.8-1.1米距离挖穴,采用半人工栽培时应选择有支架植物的地块。
二、育苗移栽。目前五味子以种子繁殖为主,分株扦插为辅。
1、种子育苗:播前将当年收获的种子用温水浸种2-3天后,搓去果肉,洗出种子,与3倍湿沙混匀后放在室外自然层积处理。翌年春解冻后移入室内继续层积,待大部分种胚发育成熟后可播种(约在5月上中旬)。常按行距15厘米开沟条播,覆土2厘米左右,稍镇压后盖草保湿,亩播种量5千克左右。待3-4周出苗时撤去盖草,并搭设荫棚(8月下旬拆除),幼苗期要结合松土除草进行疏苗,当小苗达3-4片叶时,按株距5-7厘米定苗,当具5-10片叶时可移栽定植。
2、扦插育苗:早春植株萌动前,剪取二年生枝条做插条,插条截成长15厘米,每条有2-3个节,然后按15×7-10厘米行株距插入苗床,在27-31℃条件下,促进生根。也可在7月剪取嫩枝,截成10厘米长的枝条,按15×7-10厘米行株距插入插床,注意保湿和搭棚遮荫,第二年秋移栽。
3、移栽:春秋均可进行。均在休眠期进行。按株行距70-90厘米×100-120厘米挖穴,穴深30-35厘米,直径60厘米,每次施腐熟圈肥2-3千克,与土拌匀后栽苗,栽时要使根舒展栽后踏实、浇透水。
三、田间管理
1、搭架:移栽定植后,应搭架供其攀援。支架分天然支架和人工支架两种,自然支架的树木要有适当的高度和稀疏的树冠,以山里红或山丁子较好,人工支架用水泥柱搭设,每隔4-6米设一立柱,每50厘米高拉一镀锌铁线,将五味子藤蔓绑在铁线上。
2、除草、追肥、灌水:移栽后根据田间情况除草,每年进行4-5次,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达到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起到抗旱保水作用,在除草过程中注意不要伤根。追肥每年两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花蕾开放前施入,可提高座果率,可用硫胺、过磷酸钙每株各25克;第二次,在7月上中旬,施过磷酸钙每株50克,以利花芽分化。五味子花期正值旱季,应灌水防落花落果。在果实膨大期应保持土壤湿润。秋季结冻前将根部灌饱水,然后培上土,以利于越冬和下一年的生长。
3、修剪:五味子是无干多枝植物,要想持续丰产,在保持充足的肥、水、通风、透光基础上,还必须通过修剪来完成。修剪主要在冬春两季,修剪时剪口离芽眼2-2.5厘米,离地30厘米,架面不留侧枝,地面上除引缚在竹竿上的2-3条主蔓,其余寄生枝一律剪掉,在枝蔓没布满架面时,对主蔓延长枝只能剪去未成熟部分。对侧蔓的修剪以中长梢为主,间距保持15-20厘米,每杆留中长枝13个左右为好,叶丛枝原则上不剪。当主蔓老化,应从植株基础选留健壮枝条做新主蔓以备更新。要剪掉寄生枝、从叠枝、侧膛枝、病枝和新生过密的枝条。合理修剪,可改善结构,复壮植株,延长结果年龄。
4、防病防虫: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卷叶虫、食心虫、红蜘蛛等。病虫防治一定要采取无公害的防治方法,以防五味子的药用价值,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是:⑴禁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⑵合理混用农药;⑶交替用药减少病虫的抗药性;⑷掌握药剂量和喷洒时间,避免产生药害;⑸提高农药利用率,对症下药;⑹连续使用农药间隔期为7-15天。五味子的生产田一定要防止2,4-D丁酯的侵害。
四、采收。
9-10月果实呈鲜红时采摘,剪下后放在阳光下晒干,晴天夜晚可任露水湿润,这样五味子油性大质量好,当手攥有弹性,松开复原时即为干好,去其果柄、杂质即可入库或销售。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