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中药材的除草技术
种植中草药材除草一般采用化学防除的方法。
一、注意事项
1、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专一性和时间性,不可误用、乱用。
2、严格掌握限用剂量。除草剂使用应根据具体土质、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药品说明规定的剂量范围、用药浓度和用药量使用。
3、合理混用药剂。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药时间及喷药技术,并要考虑彼此间有无抵抗作用或其它副作用。可先取少量进行可混性试验,若出现沉淀、絮结、分层、漂浮和变质,说明其安全性已发生改变,则不能混用。此外还要注意混合剂增效功能,如杀草丹和敌稗混合剂除草功效比各单剂除草功效的总和要大,使用时要降低混合剂药量(一般在各单剂药量的一半以内),以免发生药害,保 证药材安全。
4、注意施药隔离和风向,雾滴不过细,以免飘移造成邻近农田受到药害,同时注意对下茬作物的影响。
5、掌握好施除草剂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操作要领,妥善保存好药剂,防止错用,并搞好喷雾器具的清洗,以免误用,使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6、注意环境条件对除草剂的影响,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7、灵活用药。药用植物基部药土法施药除草,要在无露水条件下进行,以免茎叶接触药液受害。对作物籽苗、胚芽敏感的药剂,土壤处理应在播种前盖籽后施药,并尽量提高播种质量,适当增加播种量。一些移栽药材因其苗大,而杂草幼小,可采取苗带(幼苗附近20—30厘米宽)集中施药。耐选择性差或触杀性除草剂实施保护性施药,即将药液直接喷雾或泼浇于土表,尽量不接触药材幼苗,且不能拖延至苗体旺盛、绿叶面积大时施用。若茬口允许,可在药材播栽前采取旱地浇灌、水田湿润和盖膜诱发等措施,使杂草提前萌发,再以药剂杀灭。
8、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药材的除草剂,多为借用蔬菜、果树等除草剂,因此,必须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指导下购买除草剂或实施除草作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
二、适用农药
药田常见的杂草主要有稗、狗尾草、画眉草、马唐草、牛筋草、看麦娘、白茅、反枝苋、马齿苋、小鸡冠、蓼藜、猪毛菜、独行菜、荠菜、水花生、灰灰菜和田旋花等等。这些杂草不仅与药材植株争夺土壤中的营养药与水分,而且还恶化环境,传播疾病虫害,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与质量。在杂草的防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杂草应根据其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选用化学药剂除草,不 仅省钱省工,而且比较彻底,能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种植中药材的除草技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药材储藏保管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药材是宝过期是草采收有诀窍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