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措施
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为了解决目前天麻人工栽培普遍存在的产量不稳、退化严重、易遭病虫危害等问题,现将如何提高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总结如下:
1、选择适宜的栽培场地:天麻适宜生长于夏季凉爽,冬季又不十分寒冷的地区,要求土壤湿润,但又不积水,且富含腐殖质.海拔在600~2000m的阔叶树林地带,房前屋后田园均可栽培。要求水源充足,周边无杂菌污染,三份阳七份阴。地势过高或过低的地块和粘土地不宜选用。
2、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一般选初冬栽培,开春即可快速生长,比其他季节栽培产量高。采用单层或双层栽培,栽培时种麻靠近有菌索的菌材。要更换茬地避免连作,对连续栽种过2年的老麻窝,内填物要全部铲除换成新的,以减少病原。
3、选用优质健壮菌材:天麻天叶绿素,本身不能制造营养,全靠吸收利用侵入麻体的蜜环菌维持生长,故筛选培育优质蜜环菌种,研究蜜环菌材的用量及排放方式,是防止天麻退化,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选用适合蜜环菌生长的壳斗科树木,短截后在烈日下暴晒3天或用0.2%的多菌灵液杀菌消毒,待药液干后,砍好鱼鳞口,接上纯菌种子挖坑培菌。为增加营养,可配入适量营养液,并注意浇水和排水,同时加以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栽培时选用蜜环菌索密集、生长健壮、无杂菌感染的栽麻。
4、利用有性方式繁殖种麻:利用有性繁殖是防止退化、提高产量的最好的方法。有性繁殖的种麻生长势强,产量可达无性繁殖种麻的3~5倍。采收果实开裂前种子与紫箕小菇萌发菌混凝土播于蜜环菌麻上,1年后即发育白麻、米麻,选个头适中、生长健壮、无病害虫、无机械损伤的作种麻。
5、取营养丰富的腐殖土作填充土:现在不少地方都用纯河沙作天麻栽培的填充料,虽利排水,但营养不够。实践证明,山林腐殖土作菌材间封填充料产量高:也可用腐熟叶与沙5:1或木屑谷壳与沙3:1作菌材间及表面的填充料,最好不用自然土。
6、加强管理,注意防病治虫:栽培反遇久早无雨要浇水,长期阴雨要及时排水,高温季节要加强遮阳防暑降温,尽量保持土温和温度相对恒定。生长后期天麻生长力弱,要保持土层适当干燥,防止烂麻。选用无杂菌感染的菌材和健康麻种可减少病害发生。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白蚁,可在播种时或生长期用700~1000倍锌硫磷液浇于窝内或用黑光灯在附近诱杀等方法加以防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措施 天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半枝莲高产栽培须切记 下一篇:桑枝栽培灵芝技术要点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