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熏蒸禁用中药材应当如何养护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中医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中药材的支撑。中药材生产基地的绿色生产固然重要,贮存过程中的良好养护也必不可少。立秋之后,正是中药材收获的季节,当古老的硫磺熏蒸养护法因残留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而被禁用之后,药农和药商将面临一大难题,便是如何选择科学又有效的中药材养护方法。
中药材的养护,传统的方法大致有:清洁养护法、除湿养护法(通风法和吸湿防潮法)、密封养护法、对抗贮存法、低温养护法、高温养护法;现代的方法有:干燥氧护技术(包括远红外加热干燥和微波干燥加热)、气幕防潮养护技术、蒸气加热养护技术、气体灭菌养护技术、Co-γ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气调养护技术、包装防霉养护法。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对有效保护中药材很有必要。
通风法是利用自然气候来调节库房的温湿度,起到降温防潮作用。吸湿防潮法除上述通风法来降低湿度外,也可用除湿机保持环境的干燥,还可用干燥剂(生石灰、无水氯化钙)来吸收空气或药材中的水分。
对抗贮存法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相互克制起到防虫、防霉的养护方法。如牡丹皮与泽泻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芯草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等。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物贮存。
低温养护法是梅雨季节来临时,将中药材贮藏于冷藏库(温度2~10℃)中,即能防霉、防虫、防色变和走油,又不影响药材品质。此法需要一定的设备,费用较大,主要用于贵重药材,特别是容易霉变的药材以及无其他较好办法保管的药材。
高温养护法是采用高温(如曝晒或烘烤)贮存中药材,可有效防止虫害的侵袭。一般温度高于40℃,害虫就停止发育、繁殖;当温度高于50℃时,害虫将在短时间内死亡(要注意的是,含挥发油的中药材烘烤时温度不宜超过60℃)。
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法是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由电能转变来的远红外线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震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此种方法设备造价低于热风烘房,并节约电能达50%。但应注意凡不易吸收远红外的药材或大于10mm的过厚药材,均不宜用远红外线辐射干燥。
气调养护法是指将药材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对能够导致药材发生质变的空气中的氧浓度进行有效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或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的害虫不能产生和侵入,而原有的害虫将窒息或中毒死亡,微生物的繁殖及药材自身呼吸需要的氧气都受到抑制,并且阻隔了潮湿空气对药材的影响。气调养护不仅可以杀虫、防霉,尚能保持药材原有的色、味,减少成分损失,是一种科学、经济的养护方法。
以上种种中药材养护方法,药农、药商可以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自行选择。走好“中药养护”这步棋,事关中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大局和中医传承发展的全局。硫磺熏蒸养护法退出历史舞台之时,也正是中药材养护方法创新之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硫磺熏蒸禁用中药材应当如何养护 硫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河西干旱区甘草直播栽培技术 下一篇:宣木瓜种植管理需注意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