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出芝期间管理技术要点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它可以制作盆景用于观赏,子实体和孢子体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防治疾病、提高人体抗病力方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灵芝出芝期间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出芝前准备
1、栽培场地:普通塑料大棚,遮荫程度达到“四分阳,六分阴”即可。场地选择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偏酸性砂质土。
2、季节选择:栽段时间密云地区应选择5月时进行,平均气温在24℃左右。
3、作畦、浇水:栽培场地去除杂草、碎石,翻土深为40cm。作畦,畦埂高10~15㎝,畦宽1.4m,间距0.3m,畦长按地形决定,浇透底水,随水浇灌福气多用来防治根线虫。
4、排段埋土:以直径为35㎝菌段为例,将发好的菌段脱掉塑料袋,菌段竖立在畦床内,菌段间距5㎝,行距5㎝,排好菌段覆土厚2㎝。覆土后打水保持土壤湿润。
二、出芝管理
1、温度管理:棚内温度保持28℃左右为宜,最高不能超过35℃。若棚温高时棚膜上加遮阴网、草帘,棚内打水降温。
2、水分管理: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到85﹪-90﹪。若有条件安地杈微喷,每天早中晚各喷水20-30分钟。打水时应将喷头对空、对地、对四周,在通风口喷重水,避免喷头直接对灵芝喷水,每天向棚内喷水3-4次,以保持棚内空气湿度和地面潮湿。当子实体的菌盖边缘变成红褐色时,减少喷水。
3、通风管理:灵芝是好气真菌,棚内通气良好,空气新鲜则形成的子实体品质好,质量高;从出芝到芝长5㎝时减小通风,随着子实体长大加大通风,棚前留1m高的通风口,棚后墙留通风口,促进子实体分化。
4、光照管理:室内要充足的散射光。阳光不能直射,否则会引起菌柄枯萎,菌盖难以长大。
三、采收
当子实体的菌盖边缘由黄白色变成红褐色,菌盖表面已革质化时,应及时采收。采收后的灵芝子实体应及时洗净晒干或烘干。采收后及时清除残余菌根,喷施营养液促二潮芝芽出现。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以预防为主,若有条件可在通风口加涉防虫网。灵芝前期容易生小黑盖虫,咬噬子实体边缘,地面和周围空间喷1:1000倍的高效绿氰菊酯水溶液,每天一次, 连续用药三天,可以有效杀虫。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灵芝出芝期间管理技术要点 灵芝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六类中药材收获的最佳时期 下一篇:如何栽培出高产芡实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