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的繁殖栽培方法
马齿苋,又名马苋菜、蚂蚁菜、安乐菜、酸米菜、长命菜、瓜子菜、五行菜、马蛇子莱、马,于菜,属于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粗壮发达茎直立,斜生或平卧,枝为圆柱状黄绿色,向阳面呈红褐色。叶片互生或对生,呈倒卵形或匙形。全株肉厚多汁,光滑无毛。花为5片黄色小花。果为圆锥形蒴果。种子细小,扁圆,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
马齿苋耐旱耐涝,耐强光,喜肥水。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加快,而且品质好,在瘠薄土壤里也可以正常生长。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喜空气干燥土壤潮湿的环境,在弱光下生长快而幼嫩,在连阴雨天易徒长,如光照太强则易老化。土壤以沙壤土最好。
野生马齿苋,主要分布于田间、荒地、路旁及庭院内,特别是在土岗、沙丘处更易生长繁衍。
1、种子繁殖。在气温15℃以上即可播种。播种前要先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基肥2000公斤,耕翻后做成1.2米的平畦,在土壤湿润的基础上满畦撒播。每亩播量700克。由于马齿苋种子太小,可将种子与5倍的细沙混匀后再撒播,播后覆盖细潮土0.5厘米厚。早春季节,为防寒流,播后应覆地膜或盖草,以保温保湿。当幼苗出土后,则应揭膜或清除盖草。如果夏季播种,在幼苗出土初期,应扣遮阳网,并及时除草和排除雨水。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播后2—4天即可出苗。出苗10天后进行间苗,株距5厘米左右。随后浇水迫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并及时清除杂革。播后30天左右,茎叶充分长大,趁还未开花现蕾时的幼嫩期进行收获。如果需要采种,应在果实还未开盖时采收果实,否则种子成熟后会自行开盖撒落。
2、分根法繁殖。将成株连根挖起,从根的基部有分权处擗刀:,使每个擗开的分株都带有适量的须根和侧根,经晾晒稍于后,即可往畦里定植,也可以先蘸生根粉溶液,再定植。栽种时,要埋在土里1节茎,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栽后覆土,稍镇压再浇水,一般经3—5天即可缓苗。缓苗后,即可迫肥浇水,以促使茎叫生长。
3、压条法繁殖。在每株的四周将较长的茎枝压倒在地,每隔3节用潮土压1个茎节(压土的前面要留2节—l节茎),使其在土里生根。当压土处的茎节生根后,即可与主体分开,这样就能形成一株新的独立的个体。
4、采收。一般在播种或定植后1个月左右,茎叶就可充分长大。当茎。十粗大肥厚幼嫩多汁时,要趁现蕾前及时采收。如已现蕾,则应将花蕾摘掉,然后用清水洗净,捆把上市。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马齿苋的繁殖栽培方法 马齿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栽培佛手 注意田间管理 下一篇:苎麻扦插苗的移栽技术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