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踯躅繁殖与栽培
羊踯躅又名闹羊花、黄杜鹃、黄色映山红。隶属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羊踯躅亚属,落叶灌木。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方法繁殖。
常见于山坡、石缝、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为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医学上常作为麻醉、镇痛剂使用,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对粮食害虫、蔬菜害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园林露地栽培的观赏花卉之一。
生长习性
羊踯躅性喜强光和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能耐-20℃的低温;喜排水良好的土壤,耐贫瘠和干旱,忌雨涝积水。植株强健,管理粗放。
杜鹃多生于山地,江南丘陵地可见到映山红和黄色的羊踯躅等落叶杜鹃,花开之时,正如扬万里所云:“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在庐山和井岗山,可见到铺满山岗,红如火焰,映得满山皆红的景观。而许多更美的杜鹃花则“隐居”深山。在云南海拔2800—4000米的崇山峻岭、雪山草甸和高山冰湖边,杜鹃灌丛如织锦般平铺在大地上;在4000—4500米处还可见到匍匐状贴地生长的类型。
繁殖培育
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播种繁殖
播种:杜鹃结实串高,种子多,发芽率高,用种能获得大量后代,且实羊踯躅生苗的可塑性和生活力强,是引种、育种的重要手段。
1、种子萌发技术:把在室温或低温(4℃)下保存3个月以上的羊踯躅蒴果和净种子用培养皿萌发法和花盆育苗法培育,结果表明,低温保存净种子用培养皿萌发法,种子萌发率高达96%。将萌发后的种子移栽于花盆,覆盖约1cm厚的腐殖土,幼苗长势健壮,整齐,成活率较高。10~翌年3月,将羊踯躅种苗置于20~25℃温室,4~9月置于室外,种苗的生长速度提高,且在冬季能够正常生长而不落叶,
采种:秋季葫果呈绿褐色或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放置室内晾干,待其开裂,抖出种子,贮于室内干燥处。次春播种。
2、播种:用浅盆、木箱或在地床内,以羊踯躅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铺底,面层2厘米用兰花泥或腐叶土(均需消毒)。种子撤匀后,薄覆一层细土。或在兰花泥上加铺0.5-1厘米碎水苔,种子直接播入水苔中,不加覆盖。然后害水使盆土湿润,盖以薄膜或玻璃板,置于阴处。
3、管理:出苗之前,要保持盆土湿润。一般在15-20℃时,20天左右出苗,发芽率75-85%。此后可将覆盖物取去,注意通风,提高幼苗抗性。干燥时用纫喷头喷湿,不可冲倒幼苗。
4、分苗:落叶杜鹃生长较快,待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第一次移植,株距2-3厘米。秋后长至2-3厘米高,再次掘起移植于3寸小盆中,3株一盆。第二年视生长情况再分种,一般3-4年便能见花。常绿杜鹃到秋后第一次移植,次秋再次移植。苗期需避免强光、暴雨、大风,土壤不宜太湿,浇水仍行喷雾。
扦插繁殖
扦插: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快速,性状稳定。
1、插穗:取当年生嫩技刚刚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修平毛头,剪去下部叶片,留顶端4-5叶,如枝条过长可截去顶梢。若不能随采随插,可用湿布或苔藓包裹基部,套以塑料薄膜,放于阴处,可存放数日。
2、时间:江南都在霉雨季节前扦插,成活率最高,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月上旬至中旬,东鹃、夏鹃在6月中旬至下旬。此时插穗老嫩适中,天气温暖湿润,成活率达90%以上。
3、方法:少量的可用盆插,大量的可用床插。介质用兰花泥、黄山土、河沙或硬石、珍珠岩等均可,要求少病菌、无杂草,不掺肥料。插入插穗的l/3至l/2,插毕用细孔壶喷洒,置荫棚下。盆底需垫高一砖;插床深20厘米,床底填7-8厘米厚排水层,以利排水。
4、管理:插后一个月内,重点在遮荫和喷水,使插穗始终新鲜。大雨时避免雨水冲击,连日阴雨要注意排水,喷l/1000托布津防治黑斑病,高温季节要增加地面、叶面喷水,注意通风降温。约1个月左右;长根后顶部抽梢,如形成花蕾,应予摘除。9月后减少遮荫,使小苗逐步壮实,10月可施薄肥,。下旬即可上盆。若在插床上安装电子叶自动喷雾装置,介质用砭石或珍珠岩,则不需遮荫。在全日照下,20余天即生根,成活率为95%以上,2个月即可移植。
嫁接
嫁接:其优点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嫩梢随时可接,不受限制;可将几个品种嫁接在同一株上;比扦插长得快,成活率高。嫁接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嫩枝顶端劈接,5-6月最宜,成活率达90%。
砧木:选2年生独干毛鹃,要求新梢与接穗粗细相仿。毛鹃品种以玉蝴蝶、紫蝴蝶最好,一般不用毛白杜鹃原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