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种植技术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子的干燥成熟种子。白芥子具有温中散寒,利气害痰,消肿止痛等功效。如今药食两用,食用调味品用量猛增。
白芥子种植技术
1、植物形态。一年或二年生,株高60—8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略肉质,圆柱形。基部叶丛生。茎生叶互生。黄色花,十字形。角果长圆形。先端成喙状,果皮密生白绒毛。种子外皮类白色或黄白色,圆球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2、生长习性。白芥子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盐碱地不宜种植,以肥沃的沙质壤土和粘壤土种植生长良好,不同地区可秋播和春播。
3、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秋揪于白露节前后,春播于解冻时顶凌进行。
选择平坦向阳,有排水条件的肥沃地块施足优质圈肥3000公斤,复合肥或磷酸二铵30—50公斤。翻耕耙细整平,做成宽畦,按行距40—50厘米,开1厘米深的浅沟,条播于沟内,覆土1厘米,略镇压,浇水,与种白菜、萝卜相似。如土壤墒情充足可适当深播,将表土档细保墒出苗。温度在16℃时7天出苗。此药可与其它作物间作。严禁与菜籽、萝卜、黄芥子、白菜籽等作物间作为邻,以防杂交变异影响质量,每亩需用种子1公斤。
4、田间管理。出苗后要松土、除草,苗高15厘米时,可按株距20厘米左右定苗。苗过密则分枝少。植株高,易倒伏。苗高27厘米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封垄培土防止被内吹倒。花穗抽出后不再中耕。为提高产量,于开花前再追施一些过磷酸钙,亩施30公斤,并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利增产。
5、收获加工。秋播和早春播种的一般在芒种收获。春播晚的,加之肥水过大延至麦熟后收获。角果由绿变白,喙部成枯萎状时即为成熟。可将地上部分割回,晒干,条出种子,去净杂质,再晒至全干,防止潮湿种子集中存放发霉变质,以成熟饱满,色白者为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