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高产栽培技术
吊瓜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吊瓜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其根、果实、瓜皮、瓜籽也是重要的中药材。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既适零星种植,又可成片种植,对成片的吊瓜地还可以进行套种,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
一、生长习性
吊瓜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好,不耐旱,怕水涝,吊瓜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8-32℃,10℃时生长基本停顿。宜选择在深厚、疏松湿润但又不涝渍的土壤上种植为好,不宜在干旱或低洼地栽培。
二、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结实率高、果大、籽多、粒重、品质好的良种植株上,选取熟透、无病虫的果实作种果,种子放置干燥通风处越冬。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种。首先要准备好苗床,苗床应选温暖向阳的地方,用小拱棚育苗,床土要疏松,排水良好,播种前浇足底水,播前用清水浸种2天左右,捞出沥干后放在50℃左右的温水中浸10分钟,使种子萌动,杀死部分病菌,然后播种。种子播入苗床后,覆盖细土3厘米,浇水保湿,覆地膜保墒。出苗后去膜,降温炼苗,待苗长到10厘米左右移栽。也可于3月底采用直播法育苗,每穴播种2-3粒,上面覆土3-5厘米,土壤常保湿润。
2、分根繁殖:分根繁殖宜在2月中旬至3月底,选取结果1-2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良种吊瓜老根,用做繁殖种根,注意雌雄株的比例,栽植时将根芽眼朝上平放穴内,盖土后紧实,土壤保持湿润,约1个月出苗,当年能结果。
三、田间管理
1、立柱搭架:当茎蔓达到30厘米以上,要搭棚架,一般用永久性的水泥柱,棚柱间距根据材料而定,竹架式架面,棚柱间距3-4米为宜。若是钢丝架面,棚柱间距为5-6米,棚高1.8米左右,棚架要牢固,面平,通风透风。
2、肥水管理:吊瓜的肥水管理主要是冬、春施足有机肥,一次是采瓜后到越冬前,一次是春季出藤前。施肥不可离根太近,否则会造成烂根死亡。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巧施追肥,吊瓜生长中后期,是气温高,易干旱季节,叶面蒸发量大,要注意浇水保温抗旱,浅松表土,除草保墒。
3、提高座果率:吊瓜是雌雄异株,为提高座果率,要适当配栽雄株,一般每亩5株为宜,并控制雄株藤蔓生长,此外,还可以进行人工授粉。
4、控制茎蔓生长:春季吊瓜出苗时,每株选最健壮的2-3个主芽,除去其余芽,主茎长到2-3米时及时开顶,以促进侧枝生长,座果后,要及时疏掉一些细弱枝和重叠枝,集中养分,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发现徒劳无益长枝及时除去。
四、病虫害防治
目前危害广德县吊瓜的病虫害主要有黄守瓜蚜虫、蚜虫、透翅蛾、炭疽病、蔓枯病、疫病等。黄守瓜成虫取食吊瓜的叶和嫩茎,幼虫在土中危害吊瓜块根,防治方法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杀死成虫,幼虫期用2.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喷雾防治。蚜虫用吡虫啉或一遍净喷雾防治。透翅蛾7月始发,用阿维唑磷500倍喷杀。蔓枯病发病初期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倍液全田喷雾,间隔3-4天再防1次。炭疽病,可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此外,冬季通过清园,可大大降低越冬病虫害基数,减轻来年病虫害发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吊瓜高产栽培 吊瓜高产栽培技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马鞭草种植技术 下一篇:佛手瓜老根可再生利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