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虎养殖技术
养殖管理
养艾虎的设备力求经济适用。艾虎棚不建四壁,仅有主柱和棚顶,用瓦或草盖顶。棚檐高度4—16米,棚顶高度宜2.6-3.5米。要求夏季能遮住直射阳光,冬季能使棚的两侧光照均匀。艾虎笼和小室规格较多,制作要求以不影响水貂生长发育、繁殖和正常活动,又便于饲养人员操作为原则。笼底可用14号铁丝,其余用16号铁丝,网眼为3?3厘米。四周也可用网眼废铁皮编成。
艾虎棚宜设置在安静、高爽、向阳、通风、干燥、易于排水的地方,要与家畜、家禽饲养场所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疾病传染。
艾虎的饲料主要是:鱼类、肉类、动物内脏和禽、蛋、蚕蛹等动物性饲料,占总饲料的60—70%。新鲜的鱼肉要洗净,冷冻的鱼肉要化冻,腌制的鱼肉要去咸,不够新鲜的鱼肉要煮熟后再饲喂。
还有谷物饲料如麦类、玉米、豆类,占25—35%;果蔬饲料如瓜类、蔬菜类,占5%;精补饲料如牛奶、鱼肝油、维生素等少量。果蔬要去根、去烂、洗净。不要喂有毒食物。
一般日喂两次,即早饲和晚饲。艾虎有夜间采食习性,所以晚间量要适当增多,对怀孕母艾虎和产仔泌乳母艾虎,要增加午饲饮硕*兽能够及为复体况,提前发情配种,参加第二批繁殖。严防仔兽落地。出生一周左右的仔兽,喜欢爬出窝外,母兽对此常熟视无睹,不理不采。故应用木板垫于笼底网上,防止仔兽落地。及时补食与出窝。当仔兽出生20日以后应及时进行补食,以促进个体发育,提高成活率。进入35—40日龄的仔兽,如个体发育良好,能独立采食,即可断乳分窝。对发育匀称良了的仔兽,可以分窝。发育不均、个体大小不一的,可将体大、发育好的先断乳分出,发育落后的后分窝。也可将差的2、3窝仔兽合并到一起,交给母性强、乳汁好而无哺育任务的母兽代养,待仔兽发育好后再分出。
疾病防治
(1)乳房炎:艾虎多胎高产,易发乳房炎。临床使用青霉素注射,配合0.1%雷夫奴儿热敷,治愈率可达100%。
(2)戌瘟热病:病初采食量减少或想吃而不进食,有喷嚏、咳嗽、流沸等症状,体温高达41℃左右,2—3天后完全拒食。发生此疫精应立即向兽医报告,迅速诊断,实行封锁隔离。笼箱用3%氢氧化钠热溶液浸泡3分钟或火焰消毒;食具用3%福尔马林溶液浸泡5分钟后清水冲洗;水泥地面用3—5%克辽林,泥地用20%漂白粉溶液喷洒;病兽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验性对症治疗。耐过之病兽于当年取皮时淘太。
(3)中耳炎:一般发生在秋、冬、春三季。此病无论大小艾虎均有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将会直接危害艾虎的生命。治疗时用滴耳油(天津东风制药厂生产)滴耳,每日2—3次,每次3—4滴,连用三日后,即可控制耳内黄色渗出物。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