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仙人掌的栽培技术
一、环境条件
仙人掌的自然生长条件大都比较恶劣,但种植仙人掌要想获得高产量,也要相应注意其对温度、水份、光照、通风、土壤等各个条件的要求。
1、温度要求。是仙人掌自然分布的限制因素,其生长要求为15—40摄氏度,以20—33摄氏度为最佳区间,北方地区可以用扣塑料膜等保护地栽培法,保证其健康生长。
2、水份、光照、通风、土壤的要求。仙人掌耐旱、怕积水,因此,一方面应注意土壤疏松透气性好,一方面浇水时要浇透(渗入土壤中),而不要造成积水。仙人掌对土壤适应性强,黑钙土、红壤土、黄土等均能种植。
二、选地整地
1、选地:以PH值中性或微酸性,排水条件良好,以土壤团粒结构不宜过紧的沙质土壤为宜。
2、整地:整地时要全面深耕1—2次,耕地深40cm左右为好,再耙地2—3遍,把土耙平耙细为止。每亩施腐熟的有机基肥或其它有机肥3000—4000斤用穴施或沟施法入基肥。最好再拌入适量草木灰,以补充种片下地后前期生根对钾和矿物质元素的需求,还能改良土壤。
3、作畦:畦高度20—25cm,作畦时畦面的宽度取决于种植的目的(种用、菜用、果用等),40cm、60cm、80cm、100cm均可,但不宜过宽以免影响田间管理。
三、种植技术
食用仙人掌的种植方法主要是扦插。
1、扦插时间:食用仙人掌四季均可种植,冬季宜在中午,夏季宜在早、晚,但以选择春、秋两季为最佳,北方地区大棚保护地栽种可不受约束随时进行。
2、注意事项:扦插时畦面土壤不宜过湿,以手捍成团,松手散开为好。在下雨天最好不要作业。
3、排列方式:食用仙人掌的种植排列方式可依不同地形地势因地制宜。排列方式有以下几种:窄畦单行排列、窄畦三角排列、宽畦三角排列、双株丛植排列、三株丛植排列等多种排列方式。
4、种植方法:将切下的种片进行杀菌处理或经过3—5日晾晒,待其伤口愈合后种植。种植密度每亩以1200—1500株为宜,种植时以掌片的2/5深度埋入土中,压实,同时要注意把握掌片的方向。
四、田间管理
1、施肥:食用仙人掌施肥有两种方法,即基肥和追肥,基肥在整地时施入土壤中。追肥分次进行:一次是壮苗肥,在种片萌芽长到6cm左右时施下;另一次是采后肥,在采收后,为促进仙人掌继续萌芽施肥。休眠期不要施用任何肥料。
2、浇水:仙人掌刚种下去后不宜浇水,待其生根发芽后再浇水,每次浇水要浇充足。平时不宜多浇水,应避免种植地内积水。一般在地表15cm以下,手捏土不能成团时要及时补充水分。
3、除草:要经常除草,防止杂草与植物争水争肥,还可起到松土透气的作用。
4、病虫害的防治:食用仙人掌一般极少发生病虫害,如少量发生可用取生物治疗技术或施用生物农药,用药后十天内不可采收菜片。
5、采摘:
(1)菜片采摘:菜片采摘时间以萌芽后一个月内无明显伤斑、病斑,第二节或第三节刺座脱落时为最佳。茎片越老酸度越大;过早采摘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2)种片采摘:作为种片生长期要达到3—4个月以上,茎片刺座全部脱落,生长饱满健壮,无伤斑、病斑。采收后在荫凉处晾晒3—5天,待伤口稍干燥或用波尔多液浸泡一下切口就可发栽种或销售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