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栽培技术
曼陀罗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的干燥花,药材称洋金花,习称南洋金花,别名风茄花。有平喘镇咳、止痛镇痛的作用,其种子、全草皆可药用。主产于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以南地区多为栽培。
一、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全体近无毛,幼枝常四棱形,略带紫色,茎基部木质化,上部2歧分枝,单叶互生;上部常对生,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两侧不对称,全缘或波状,具叶柄,花单生叶胶或技分叉处,花大、简状、白色,萼片5、宿存,雄蕊5、贴在花冠筒,雌蕊1,柱头棒状,蒴果扁三角形、淡褐色,种子黑色、肾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二、生长习性
曼阳罗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怕涝,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富含腐殖质和石灰质土壤为好。
种子容易发芽,发芽适温15℃左右,发芽率约40%,从出苗到开花约60天,霜后地上部枯萎,温度低于2℃时,全株死亡,年生育期约200天。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冬前耕翻 30厘米,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圈肥或土杂肥2000千克,耙细整平,开春后再翻1次,打碎土块,整细耙乎,作成1.5米宽的平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
于4月上旬,在畦上按株行距60厘米×50厘米,开3厘米深的穴,将种子撒人,每穴5-6粒,覆土1厘米,稍压,保湿。每亩用种量约1千克。若育苗移栽,宜5月下旬,移栽定植。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培土:生长期中耕除草2-3次,钱锄表土,兼在茎秆基部培土,以防茎秆倒伏。
(2)间苗、定苗:6月上旬,苗高8-10厘米时间苗,间去弱苗,每穴留2株,高约15厘米时定苗,每穴留四株。
(3)追肥:定苗后每亩施2000千克圈肥,植株旁开穴施入或用尿素10千克拌水浇人。生长旺盛,可适当施人人畜粪水或过磷酸钙追肥。
4.病虫害防治
(1)黑斑病:为害叶片,防治方法:①收获后清园,烧毁病核病叶;②发病前及发病初喷洒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3-4次。
(2)茄二十八星瓢虫:为害叶片,夏季易发。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喷雾防治;忌与茄科作物轮作。
(3)蚜虫: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防治。
四、采收加工
花期随开随收,每天早晨采摘1次,以含苞待放时为好,连蒂摘下,阴干或晒干,也可微火烘干,扎成小把,折干率6∶1,以花大、身干、不破碎、无霉变者为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