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栽培技术
1、棕粮间作型
这是成片发展棕树,以短养长,以耕代抚促进棕树生长和早日投产的主要经营方式。一般棕树多点播或撒播,每公顷保存3000-6000株,约12年可以投产。投产后每公顷可收棕片750-3000kg。
间种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薯类、豆类等。大小春一起,每公顷可收粮3000-3750kg。亦有大春种,小春休闲者。
2、棕树同其它树种混交型
这种栽培方式主要出现在海拔800-1300m(1500m)的地带,混交树种在盆地边缘多为桤木、柏木、油桐、香椿、长杉、泡桐等。棕树同速生阔叶树的混交效果较好,同针叶树的混交效果较差。一般先植其它树种,待其郁闭或接近郁闭后再栽棕榈。这样可利用先植树抑制杂草改善光照、水分和养分状况,创造棕榈幼年阶段生长的适宜环境。
3、棕、茶套作型
这是产茶山区一种常见的栽培方式,也是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之一。一般做法是:棕树行距2m,株距1m。在两棕树之间种茶2行。常先植茶2-3年后植棕,或棕、茶同时种植。4-6年后收茶,10年左右开始收获棕片。在这种栽培方式下,1ha可收茶15-30公担,棕树投产后年可收棕75-100kg。缺点是多毛虫危害。
4、棕树纯林
在劳力较少、荒山面积较大、土壤表层多石块或石栎、不宜农作的地区,常培育棕树纯林。一般是一次种植,然后让其不断地天然更新,以达到边培育后继资源,边利用的目的。这种群落的特点是“几世同堂”,密度大,一般12年左右可以投产。
栽植密度对这种经营方式尤显重要。一般采用1m×1m的株行距。在土壤表面石块遍布的地方,棕榈纯林在造林后连续除草、施肥管理3年,幼林生长也很不理想。6年生平均高仅33cm,平均地径4.3cm,叶片12个。虽然林地上有一定数量的天然更新的成年投产棕树,但产量低。因此,这种经营方式未必可取。
5、四旁种植
四旁种植在分布区同内是最广泛的一种栽培方式。以地边和屋旁种植为主,作为四旁绿化树种或群众自用。多零星,不能五项原则商品。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