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药田缺苗实用补救经验

药田缺苗实用补救经验

播后因旱情严重、土壤失墒或雨水连绵低温烂籽、病、虫、草的危害等原因,春播药材易造成药田缺秧苗断垄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将直接影响大田药材的稳产高产和种植户的种植效益。
,埋严实,可保移栽成活。但间苗移栽后要适当补施肥水,以促进个体健壮发育。

育苗移栽:对出苗不全、断垄缺株严重的药田,采用育苗移栽补苗的办法达到全苗。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将处理好、已催芽的药种匀播于育苗床,覆土、稍加镇压,浇透水,并盖上稻麦草保温保湿,一般药种10天左右即可出苗,揭去稻麦草,加强苗床管理,苗高8~15厘米即可带土移栽。为提高药苗内在抗逆力,移栽前几天,除注意昼夜炼苗外,药苗要带肥、带墒、带药,移栽前5~6天施一次起身肥,一般每亩施清水粪1000公斤或尿素5公斤兑水浇施,达到上力不上色。干旱地区移栽后若遇连阴两天,即可成活。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浇水保苗活棵。

注意:无论是间苗移栽还是育苗移栽,都要注意不要伤及药苗根系及生长点,以免降低成活率和出现劣质药材。此外,移栽季节如逢干旱天气,移栽药苗根浅失水严重,能否一次浇足活棵水,是促进移栽药苗早醒、早发、提高成活率、减少缺垄断苗的关键。早茬移栽气温低,蒸发量小,—般每亩浇水2500公斤左右,中、晚茬移栽气温高,药苗真叶多,需水量大,—般每亩需浇水4000~5000公斤。

借苗定株:若在定苗时发现少量缺苗,补种、移栽又已偏晚时,可采取留匀苗、选壮苗、缺一埯留双株、缺二棵留一窝(三苗)或相邻的两埯各留两株的办法,维持合理株数。

消灭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对药用植物幼苗危害严重,有的吮食未出土的药材种子、根、茎,块根、块茎,有的咬食未出土的幼芽或刚出土的子叶或生长点。据观察,一条4龄以上的幼虫,一个晚上平均可咬断药材幼苗3~5株,最多时达10株以上,常常造成药田大量缺苗、断垄,使药材幼苗生长不良。实践证明,防治地下害虫危害,结合使用药剂拌种、根部灌药、撒施毒土、人工捕捉、诱杀成虫、地面施药、植株施药等措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止杂草为害:药田苗地若不及时中耕除草,管理粗放,杂草可广布田间隙地大量滋生,传播快,为害严重,容易发生草荒,严重影响药苗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荒田毁苗,造成巨大损失。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实行药田杂草综合防除,把杂草消灭在萌芽期或幼苗期。采用农业防除、机械防除、生物除草、植物检疫、化学除草和覆盖除草等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药田杂草的生长和为害。

追肥保苗:药材幼苗虽需肥不多,但对肥很敏感。晚播苗、弱苗,缓发僵苗提早追施苗肥,能加速其起身搭架,促进早发,使药苗生长均衡,壮而不衰,以扩大群体。—般每亩施尿素5~7.5公斤(或稀薄粪尿水)。追肥时要做到大苗少施,小苗多施,弱苗两侧施,株数多的窝苗转圈施。天旱时追水肥效果更好。但一般高产田、底肥足、施过种肥的,可不施提苗肥。同时,及时追施磷肥,能促进药苗早分蘖,早发根,加快植株生长过程,有利培育壮苗,增加产量。一般每亩施用过磷酸钙10~15公斤,先浸泡一昼夜,后兑水浇施 ,追肥保苗壮苗的效果比较明显。

扶理前茬和“四早”“五抢” 间作套种于前茬农作物的药材。早期农作物还未全部落叶,药苗会有—段时间处于荫蔽之下,光照条件差,通风也不好,在田间湿度较大情况下,容易形成叶窄、串高的弱苗,低位分蘖发生少,难获壮苗。因此,保苗主要是为药材幼苗争光、争温、争时间。可对前茬麦类、油菜等农作物适时扎把扶理,既防止油、麦作物倒伏,又可增加药材行间光照,防止烂苗霉蔸。“四早”即药苗出土后在油、麦田中,要早松土除草,早间苗,早追苗肥,早防治病虫害。“五抢”即在油、麦作物收获前后要抢定苗移苗,抢中耕灭茬,抢施“伤风肥”,抢防治病虫害,抢清理畦沟,防渍防涝,应及时疏通“三沟”,排除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改善通气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和吸肥机能,促进药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药田缺苗实用补救经验  中药种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药农要注意半夏块茎腐烂病        下一篇:2010年宜种中药材品种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