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的炮制方法
石斛又名林兰、杜兰。载《神农本草经》。系兰科植物环草石斛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或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耳环石斛”。
【炮制方法】1.石斛《雷公炮炙论》:“凡使,先去头、土了,用酒浸一宿,漉出,于日中曝干,却用酥蒸,从巳至酉,却徐徐焙干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须根及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2.鲜石斛:除去须根,洗净,拭去表皮上薄膜,切段。
3.炒石斛《产育宝庆集》:“去根,炒。”《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取石斛段,用文火炒至发胖或微焦。”
【饮片性状】石斛为圆形小段,直径为1~3mm,金黄色或黄绿色,多数有节,表面有显著的纵纹,断面黄白色。味微苦。鲜石斛形如石斛段,表面青绿色,有纵纹,质肥嫩多汁,易折断,断面青绿色,味苦。
【炮制作用】石斛性味甘,微寒口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如治雀目的石斛散(《圣济总录》);治肝肾两虚,内障目暗,视物昏花的石斛夜光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鲜石斛清热生津之功较佳,多用于热病肺胃火炽,津液已耗,舌绛干燥或舌苔变黑,口渴思饮者。如治温热伤津的清热保津法(《时病论》)。
【炮制研究】石斛南北朝有酒浸后酥蒸法(《雷公炮炙论》)、宋代有酒酥制、桑制、酒蒸(《证类本草》)、酒炙及酒浸(《圣济总录》),元代出现炙制(《世医得效方》),明清以后出现酒洗、酥制、蜜制、盐制等法。现行,有鲜用、炒制法。
石斛主含生物碱,酒洗、酒炙有利于成分的溶出,但宜用文火,不宜高温。石斛碱,在高温不稳定,用砂烫、火烤,可将其破坏而影响疗效。《本草衍义》谓:“石斛一经炒透,便成枯槁,非特无以养阴,且恐不能清热,形优是质已非。”故石斛以鲜用或生用为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石斛的炮制方法 石斛 林兰 杜兰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