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的炮制方法
蛇床子又名蛇床仁、蛇床实。载《神农本草经》。系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on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方法】1.蛇床子《雷公炮炙论》:“凡使,须用浓盐汁并百部草根自然汁二味同浸三伏时,漉出,日干,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从午至亥,日干。”《世医得效方》:“去皮壳。”《活幼心书》:“去埃土。”《普济方》:“碾为细末。”《长沙药解》:“去壳取仁,微研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蛇床子《日华子本草》:“凡合药服食,即搔去皮壳取仁,微炒杀毒即不辣。”《普济方》:“炒令焦黄。”《本草蒙筌》:“入药取仁炒用。”《幼科释谜》:“炒黑。”现行,取净蛇床子,用文火炒至爆鸣声减弱,有香气逸出,颜色加深即可,取出放凉。
【饮片性状】蛇床子为双悬果,呈椭圆形,长2~4mm,直径约2m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细梗。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果皮松脆,揉搓易脱落,种子细小,灰棕色,显油性。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炒蛇床子色泽加深,具焦香气。
【质量要求】蛇床子含蛇床子素(C15H16O3)不得少于1.0%。
【炮制作用】蛇床子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具有温肾牡阳,燥湿,祛风,杀虫的功能。生品外用长于燥湿杀虫,可治阴部湿疹,阴道滴虫,疥疮,顽癣;如用于阴囊湿痒的蛇床子汤(《医宗金鉴》)。内服能温肾助阳,用于男子阳痿,妇女宫寒不孕,寒湿带下等。现代一般均生用。古方内服常用炒制品,其目的是为了杀菌,去其辣味,其作用与生品内服相同。
【炮制研究】蛇床子的炮制始见于《雷公炮炙论》,是用几种药汁作辅料。唐代则简化了炮制方法,用炒法处理,此后炒法成了历代的主要炮制方法。元代以后酒制也较广泛地被采用。对蛇床子究竟宜炒用或者生用,古代医家也认识不一,如《本草纲目》云:“凡服食,即挼去皮壳,取仁微妙,杀毒。即不辣也。”而《本草述钩元》则认为:“蛇床子之用,全在辣甚,炒殊不宜,不若雷公用生地拌蒸之为当。”近代以生品净选后入药,古代的炮制方法已基本不用。但蛇床子内服时,炒制和酒制似有研究的价值。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蛇床子的炮制方法 蛇床子 蛇床仁 蛇床实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