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上亭长的炮制方法
葛上亭长又名亭长、豆蚝、豆斑蝥、红娘、鸡冠虫。载《名医别录》。系芫青科动物锯角豆芫青Epicauta gorhami Marseul的全虫。夏、秋季捕捉,置沸水中烫死,晒干。
【炮制方法】1.葛上亭长《眼科锦囊》:“(葛上亭长)为末,将酽醋合均如泥。”现行,取原药材,除去灰眉杂质。
2.米炒葛上亭长《雷公炮炙论》:“凡修事……并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两翅、足并头,用血余裹,悬于东墙角上一夜,至明取用。”《太平圣惠方》:“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黄色。”《圣济总录》:“去翅、足,与糯米同炒,米熟为度,不用米。”现行,取净葛上亭长与糯米或糙米同炒,炒至米呈焦黄色时,取出,去净米,除去头、足、翅。
【饮片性状】葛上亭长呈长圆形,头红色,体和足呈黑色。前胸较狭小而呈颈状,前胸背板有一条白色纵纹。鞘翅黑色,内外缘及中部具灰白色纵纹。有足3对,气腥臭。米炒葛上亭长形如葛上亭长,无头、足、翅,颜色加深,微具米香气。
【炮制作用】葛上亭长味辛,性温;有毒。具有逐瘀,破积,攻毒的功能。临床多不用生品。米炒后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纠正不良气味,常用于血瘀经闭,癥瘕积聚,白癞。如配伍甘草、黑豆,治妇人经脉不通,癥块胀满(《太甲圣惠方》):配伍斑蝥、芫青、桂心,治痿肿病(《刘涓子鬼遗方》);配伍蝮蛇治白癞(《圣济总录》)。
【炮制研究】葛上亭长在南北朝刘宋时期有“用糯米、小席子相拌同炒”(《雷公炮炙论》)的方法,此法一直沿用至宋代“去头、足、翅,糯米拌炒”(《太平圣惠方》)和“与糯米同炒”(《圣济总录》)。现行,采用米炒的炮制方法。
葛上亭长含斑螯素2%以上,其中一部分是成碱金属盐的状态。斑蝥索是有毒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充血、发赤和起泡,所以生品不可内服。由于斑螯素在84℃开始升华,升华点为110℃,米炒时锅温为128℃,既适合斑蝥素升华,又不会引起葛上亭长焦化,斑蝥素升华后含量降低,从而降低药物毒性。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葛上亭长的炮制方法 葛上亭长 亭长 豆蚝 豆斑蝥 红娘 鸡冠虫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