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的炮制方法
辛夷又名毛辛夷、姜朴花。载《神农本草经》。系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denudata Desv.或武当玉兰M.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丌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炮制方法】《名医别录》:“用之去心及外毛,毛射人肺,令人咳。”《本草衍义》:“入药当去毛苞。”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残留的枝梗及灰屑。
【饮片性状】呈长卵形。似毛笔头,有的基部具短梗。花蕾长15~40mm,直径10~15mm。苞片外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茸毛,体轻,质脆。有特异香气,味辛而稍苦。
【质量要求】水分不得超过18.0%,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炮制作用】辛夷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能。多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如治鼻渊的苍耳散(《济生方》);治鼻内室塞不通,不得喘息的芎劳散(《证治准绳》)。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使药物洁净,用药剂量准确。
【炮制研究】辛夷从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煮制,唐代开始有去心及外毛、炙制和微炒等方法。近年来有炒制、药汁制、生用等炮制方法。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生辛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有生辛夷。
目前对辛夷的炮制研究仅以挥发油的含量为指标,对其产地加工方法及入药部位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比较。以辛夷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对阴处晾干、直接晒干、蒸后晒干和堆放晾干四种加工干燥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用阴干法处理的辛夷药材,挥发油含量较高,药材表面及花瓣色泽好,且无霉变现象,认为似可在产地推广应用。亦有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对辛夷全花、花心、枝梗、苞片等不同部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辛夷挥发油主要存在于花心部分,而外层苞片及枝梗层虽占全药材重量的较大比例,但挥发油含量甚微。因此,提出应加强辛夷药材的净选,临床使用时应予区别。
据文献记载,辛夷应去掉外部毛茸,不然则“射人肺,令人咳”。因此,中医处方中用及辛夷时,多要求布包入煎。实验证明,辛夷毛经煎煮后,质地柔软,对咽喉未产生刺激性反应,且包煎阻碍药效成分的扩散煎出。故净选时可省略除去茸毛的上序,煎煮时辛夷不必包煎。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辛夷的炮制方法 辛夷 毛辛夷 姜朴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