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的炮制方法
益母草又名茺蔚、月母草、坤草。载《神农本草经》。系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的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当茎叶生长茂盛,花来开时或初开时,割取地上部分,阴干或晒干。
【炮制方法】1.益母草《仁术便览》:“去根,枝、叶、子全用,忌铁器。”《济阴纲目》:“东流水洗净,烘干为末。”现行,鲜益母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干益母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去残根,迅速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2.酒益母草《得配本草》:“酒拌蒸。”现行,取益母草段,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益母草段每100kg,用黄酒15kg。
【饮片性状】鲜益母草,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绿或具少数锯齿。气微,味微苦。干益母草呈不规则的小段。茎,叶,花混合。茎方形,长约10m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白髓。叶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简状,花冠二唇彤。气微,味微苦。酒益母草形如干益母草,色泽加深,微具酒气。
【质量要求】按干燥品计算,含生物碱以盐酸水苏碱(C7H13NO2·HCI)计,干品不得少于0.40%;鲜品不得少于1.0%。
【炮制作用】益母草性味辛、苦,微寒。归肝、心、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作用。用于月经不调,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如治月经不调,血瘀痛经及产后出血的益母草片(《中国常用中成药大全》);本品单独煎服或与茯苓、茅根、车前子等同用可治慢性肾炎。酒制可增强活血散结作用,如治月经不调,血结作痛,腹有癥瘕的益母丸(《医学入门》);治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的益母草膏(《惠直堂经验方》)。
【炮制研究】益母草的炮制始载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为“烧灰存性”的方法。明代有醋制等方法。至清代有蜜水炒、酒拌蒸及清炒等方法出现。现今有些地区采用了酒炒的方法。
传统经验认为,益母草以质嫩、叶多者为佳;质老、无叶者不宜供药用。有人以同一药材的叶、茎、全草为材料,作了成分预测、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纸色谱、离体子宫的对照实验,初步证明,它们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别。从而,提供了益母草茎可供药用的依据。研究表明,益母草在产地进行鲜品切制,饮片的质量较好。对鲜品进行切制有以下优点:①鲜品最宜切片,且咀片整齐均匀,色绿质嫩。②叶、花基本保存,保证其疗效。③避免阳光过分曝晒。④便于包装运输。对益母草炒炭后的成分变化,研究表明,从薄层色谱的结果看,益母草炭的成分与原药材相同,但炒炭后总生物碱损失将近36%。提示,为止血而炒炭是不合理的。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益母草的炮制方法 益母草 茺蔚 月母草 坤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