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的炮制方法
皂荚又名皂角。载《神农本草经》。系豆科植物皂英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变黑时采摘,晒干。
【炮制方法】1.皂荚《雷公炮炙论》:“凡使,须要赤腻肥并不蛀者,然用新汲水浸一宿了,用铜刀削上粗皮,用酥反复炙,酥尽为度,然出槌之,去子捣筛。皂荚一两,酥二分。”《太平圣惠方》:“捶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皂荚《济生方》:“去黑皮,微炒。”现行,取净皂荚,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略膨胀,表面深褐色时,取出,晾凉。
3.皂英炭《证类本草》:“烧,研细。”现行,取净皂荚,置锅内,武火炒至外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放凉。
【饮片性状】皂荚呈长条形而扁,或稍弯曲。表面不平,红褐色或紫红色,被灰白色粉霜,擦去后有光泽。两端略尖,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断痕,背缝线突起成棱脊状。质坚硬,摇之有响声。剖开后呈浅黄色,内含多数种子。种子扁椭圆形,外皮黄棕色而光滑,质坚。气味辛辣,嗅其粉末则打喷嚏。炒皂荚表面深褐色,略鼓起。皂荚炭表面您黑色。
【炮制作用】皂荚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肺、肝、胃、大肠经。具有祛风痰,开窍通闭,杀虫的功能。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如治疗大风诸癞的皂角丸(《仁斋直指方》)。炒后利于粉碎和煎出。炒炭可增强止血作用,便于制剂。
【炮制研究】汉代《金匮玉函经》有小毒,刮去皮用酥炙。南北朝《雷公炮炙论》亦去皮酥炙,再水煮。唐代《理伤续断秘方》烧存性、蜜炙用。宋代《太平圣惠方》童便浸,熬为青;《证类本草》去皮及子,涂为醋,炙令焦,为末;《圣济总录》盐水浸一宿焙干,或去皮子,酒浸炒。《济生方》去黑皮,微炒。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