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子的炮制方法
决明子又名草决明、马蹄决明。载《神农本草经》,系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tro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炮制方法】1.决明子《本草经集注》:“捣碎。”现行,取原药材,去净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决明子《本草拾遗》:“火炙作饮,极香。”《太平圣惠方》:微炒。现行,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爆鸣声减弱时即可。
【饮片性状】决明子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端尖斜,背腹面各有l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气微,味微苦。小决明呈短圆柱形,表面棱线两侧各有l片宽广的浅黄棕色带。炒决明子表面有裂隙,无光泽,微有香气。
【炮制作用】决明子性味甘、苦、成,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生决明子长于清肝热,润肠燥。用于目赤肿痛,大便秘结。如治疗肝火上冲,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的决明子汤(《圣济总录》)及用于风热上扰而致目痒、红肿疼痛的清上明目丸(《万病回春》)。治肠燥便秘或热结便秘,可用生品大剂量打碎水煎服或与火麻仁或瓜篓仁合用。炒决明子缓和寒泻之性,有平肝养肾的功效。可用于头痛、头晕、青盲内障。如治肝肾亏损、肯肓内障的石斛夜光丸(《中成药制剂手册》);高血压头痛、头晕,可用决明子炒黄,水煎代茶饮(《江西草药》)。
【炮制研究】决明子的炮制最早见于粱代《本草经集注》:“火炙,作饮极香。”唐代《千金翼方》有醋渍。宋代《太平圣惠方》有微炒。明、清基本沿用炒法。但《握灵本草》记载了酒煮法。
决明子主要含蒽醌化合物。对生决明子、炒决明子及二者的打碎品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煎煮时间内,生、炒品打碎后煎出成分较全面,游离蒽醌在煎液中的含量比未碎品为高:炒决明子的煎出成分又比生决明子为高。决明子炒后大量蒽醌类成分被破坏,生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主要以结合型存在;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结合型蒽醌,炒决明子仅为生品的26.4%。小决明子通过加热所得到的各种炮制品,总蒽醌、结合蒽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游离蒽醌则相应地有所增高,水溶性浸出物亦有增加。炮制对决明子微量元素溶出也有影响,生决明子的微量元素含量与炒决明子破碎后的微量元素比较,虽然变化不大,但两者水浸液中微量元素的溶出量则有较大的区别,以炒决明子破辟后微量元素溶出较多。又有研究表明,还原糖的含量小决明子比大决明子高,且不受炮制的影响;多糖含最比较,二者基本一致;蛋白质生品含量较高,炮制后明显降低;氨基酸含量丰富。决明子有延缓衰老及免疫增强作用,可能和多糖及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关。
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决明子的炒制工艺,结果表明,炒制温度升高,炒制时间延长,使保肝成分含量下降,游离大黄酚含量升高。药理实验证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决明子的保肝作用和通便作用都减弱。炒制后既保留保肝作用,又减弱通便作用,决明子炒制的最佳工艺为140℃,再保持此温度lO min,然后取出放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决明子的炮制方法 决明子 草决明 马蹄决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