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炮制方法
百合又名百合蒜、蒜脑薯。载《神农本草经》。系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叶。秋、冬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捞出,干燥。
【炮制方法】1.百合 《金匮要略方论》:“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外台秘要》:“切。”《太平圣惠方》:“捣罗为末。”《伤寒总病论》:“去心;如入场用,则水浸一宿,拍碎,去白沫。”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走油瓣。
2.蜜百合 《金匮要略方论》:“炙。”《太平圣惠方》:“新百合四两,蜜半盏,和薰令软。”《仁术便览》:“蜜拌蒸软切,有炒黄色者。”现行,先将净百合置锅内,文火炒至色泽加深时,均匀地淋入炼蜜,继续拌炒至表面呈微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凉透后及时收藏。或取净百合,加入稀释好的炼蜜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百合100kg,用炼蜜5kg。
3.蒸百合 《本草品汇精要》:“蒸熟用。”《本草原始》:“鲜者可蒸亦可煮”。
4.酒蒸百合 《炮炙大法》:“酒拌蒸。”
【饮片性状】 百合呈长椭圆形肉质片状,长20~25mm,宽10~20mm,中部厚1.3~4mm,表面乳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角质样,半透明。周边较薄,微波状,略向内扭曲,隐有白色纵纹,背面凸出不平。质坚而脆。无臭,味微苦。蜜百合形如生百合,表面黄色,偶见黄焦斑,略带黏性,味甜。
【炮制作用】 百合性味甘,寒。归心、肺经。具
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功能。生百合以清心安神力胜,常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精神恍偬,失眠多梦。如用于热病后余热来清的百合知母汤和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方论》)。蜜炙后润肺止咳作用增强,多用于肺虚久咳或肺痨咳血。如用于咳嗽不已或痰中带血,肺阴亏损,虚火上炎的百合固金汤(《中药成药制剂手册》)。
【炮制研究】 百合炮制方法始见汉代,有炙(《金匮要略方论》)。唐代有熬令黄色再捣为散(《备急千金要方》)、蜜蒸(《食疗本草》)、切(《外台秘要》)等炮制方法。宋代还有炒制(《太平圣惠方》)、蒸制(《济生方》)等方法。明、清除沿用宋以前的方法外,还有酒拌蒸(《炮炙大法》)的方法。现代多用生品和蜜制品两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百合的炮制方法 百合 百合蒜 蒜脑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