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几种加工及炮制方式
将鲜黄连直接置于炕房内炕干。当炕至黄连一折就断时,趁热放入槽笼内来回撞击,撞去附着的泥沙、须根及叶柄,即成干黄连。在中国唐代有炒法。中国宋代有酒炒、姜炒、蜜制、米泔制、麸炒、制炭、吴茱萸制、巴豆制等炮制方法。中国元代增加了土炒、童便制等法。中国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醋制、盐制、乳制、黄土姜酒蜜制、胆汁制,酒萸制等方法。并对其炮制目的有较多阐述,如: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现行,有酒洗、酒拌、姜汁拌、吴茱萸拌、酒炒、醋炒、盐水炒等炮制方法。炮制方法为:净制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酒制:取净黄连,用酒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黄连100kg,用黄酒12.5kg。
姜制:取净黄连,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黄连100kg,用生姜12.5kg。
吴萸制: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煎液与净黄连拌匀,待液吸尽,炒干,取出,放凉。每黄连100kg,用吴茱萸10kg。
炒制:取黄连置热锅中,用微火炒至老黄色为度。
制炭:取黄连用武火炒至外面呈黑色,喷水灭尽火星,晒干。
醋制:取黄连加水浸透后切片,或直接用整货加醋拌匀,至醋渗入后,晒干,再微炒。每黄连500g,用醋93g。
盐制:取黄连加盐水润透,用微火炒干,至色稍深,取出,放凉。每黄连500g,盐6g,水适量。或取黄连炒至微变色,喷入盐水即可。每黄连500g,用盐15g,水适量。
胆汁制:取猪胆剪碎,取汁去渣,加黄连片炒干为度。每黄连500g,用猪胆5只。
炮制作用: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如用于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
姜炙黄连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增强其止呕作用,以治胃热呕吐为主。如用于治湿热中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吴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如用于治湿热郁滞肝胆,嘈杂吞酸;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胸脘痞满,泄泻或下痢。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黄连的几种加工及炮制方式 中药炮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桂油生产的设备和工艺 下一篇:麦冬的加工方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