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生理功能
(四)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以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气能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能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有规律地排泄,防止其过多排出及无故流失;能固摄精液,防止其妄加排泄。因此,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可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大量丢失。例如,气不摄血,可以引起鼻出血、齿龈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可以引起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呕吐清水、泄泻滑脱等;气不固精,可以引起遗精、滑精、早泄等病证。另外,气的固摄作用还表现于肾气对胎儿的固摄,以及中焦脾气对内脏器官的固摄升举方面。肾气与脾气充足,则胎儿发育正常,机体内脏位置相对稳定而不致下垂。否则,若肾气不固,则会导致胎元不固而流产,甚者有滑胎之虞;脾气虚弱,升举无力,则会出现胃、肾等内脏下垂或久泻脱肛等病变。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气推动着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固摄着体内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气的这两方面作用相互协调,控制和调节着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及排泄。这是维持人体正常血行和津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五)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是指由气的运动引起的人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如精、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然后再生成精、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为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可以说气化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因而也是生命活动的本质所在,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气化过程的激发和维系,离不开脏腑的功能;气化过程的有序进行,是脏腑生理活动相互协调的结果。气化功能失常,则能影响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机体整个物质代谢过程,如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汗液、尿液、糟粕的排泄等,从而导致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气机,即气自身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气的运动停止,气化过程也就终止。另一方面,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气的运动也正是从气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气的运动与气化过程实际上是“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
(六)营养作用
气的营养作用,是指气能为机体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物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脾胃运化所生成的水谷精气,可以化生为营气、卫气、宗气等,特别是其中的营气,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对人体有着重要的营养作用。如《灵枢·邪客》所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其二,卫气能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等。其三,通过经络之气,起到输送精微,濡养脏腑经络的作用。
(七)中介作用
气充斥于人体内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成为它们相互之间联系的中介。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都可以通过在体内升降出人运行的气来感应和传递,从而构建了人体内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外在的信息感应传递于内脏,内脏的各种信息反映于体表,以及内脏之间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皆以人体内无形之气为载体。如内在脏腑精气的功能正常与否,其信息可以气为载体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气的运动 下一篇: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