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木皮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痰止咳;解毒。主咽痛喉痹;咳嗽气喘;黄疸;腹泻;痢疾;淋证;小便不利;乳痈;疮毒;痒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或煅存研末调撒。
注意
《本草经疏》:脾胃弱,易于作泄者忌之。
附方
①治五疸发黄:桦木皮、铃儿茵陈各等分。煎汤作茶饮。(《林氏家抄方》)
②治痢疾:桦树皮煅炭,研成细末。每次一钱,糖为引,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小便热短:桦皮浓煮汁饮。(《濒湖集简方》)
④治乳痈疽初发,肿痛结硬欲破脓:北来真桦皮,无灰酒服方寸匕,就之卧。(《灵苑方》)
⑤治吹乳:桦皮手掌大一方,皂角子七个。上二味烧成灰,好酒空心调服。(《普济方》桦皮散)
⑥治肺脏风毒,遍身疮疥及瘾疹瘙痒,搔之成疮,又治面上风刺及妇人粉刺: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于银铫子内熬,候水减一半已来,取出,放令干)、荆芥穗各二两,枳壳(去瓤,用炭火烧存性,取出,于湿纸上令冷)、桦皮(烧成灰)各四两,甘草(炙)半两。上药除杏仁外,余药都捣罗为末,却将杏仁别研令极细,次用诸药末旋旋入研令匀。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日进三服;疮疥甚者,每日频服。(《局方》桦皮散)
⑦治汤火伤:桦树皮煅炭研末,外敷。(《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桦木皮,五疸皆湿热蕴于阳明所致,苦平能除湿热,故主诸疸也。藏器以之治伤寒时行热毒疮,宗奭以之治肺风毒,皆取其苦凉能散风邪热毒之义耳。
2.《本草汇言》:桦木皮,苦寒善降,能散郁热风毒;轻浮柔软,能消乳毒痈疡。但寒淡清脆之物,如脾胃冷弱,易于作泄者,勿多服久服。
3.《本经逢原》:桦皮,治湿热疠风痈毒,取其能辟恶气,杀虫NI也。《开宝》治诸黄疸,浓煮汁饮之,以其能利小便也。
4.《伤寒身验方》:浓煮汁冷饮,主伤寒时行热毒疮(豌豆疮)。
5.《开宝本草》:浓煮汁饮之,主诸黄疸。
6.《本草衍义》:烧为黑灰,合他药,治肺风毒。
7.《纲目》:治乳痈。
8.《吉林中草药》:解毒。治痈疮肿毒,痢疾。
临床应用
1.治疗多种炎症:取桦树皮7两,剥去上层白皮,切碎,用10倍量水煎煮2小时;按此共煎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800ml,加入蔗糖3两搅拌,再加水煎至1000ml,过滤备用。每次50-100ml,日服2次。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肾炎、牙周炎、外伤感染、尿路感染、疖肿及腹泻等共247例,均有效果,其中对乳腺炎疗效较显着。
2.治疗慢性气管炎:桦树皮50g,制成煎剂、糖浆剂或冲剂,每日3次分服;或用50%针剂,每日1次2ml,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均以10天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在不同季节先后观察1001例,有效率在80%左右。桦树皮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及消炎的作用,以祛痰、镇咳效果最好,平喘次之。疗效不受年龄、病程的影响,口服与注射效果相同。用药量如超过50g,或延长疗程,疗效并无明显提高。同时发现桦树皮尚有利尿、消肿、镇静等作用。对合并肺心病的数例患者,服用本药后尿量增加,浮肿消退;数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多数患者反映,服药后食欲增加。用药期间有轻微口干、胃难受、恶心等现象,但未发现严重过敏或毒性反应。
摘录
《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玉山芎穷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倒莓子的功效与作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 放风筝中的养生哲学
- 娱乐养生之放风筝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