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补脾益胃;利水消肿。主身面浮肿;妊娠水肿;温痹;脚气;产后乳少;习惯性流产;肺痨体虚;胃脘胀满;肠风及痔疮下血;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火上烤熟食,250-500g;研末,每次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1.《绍兴本草》:有疮者不可食,令人瘢白。2.《宝庆本草折衷》:头有星为厌,知者不可食,又发痼疾。
附方
①疗肿满:鳢鱼合小豆白煮食。(陶弘景)②洽十种水气病:鳢鱼一头,重一斤以上,熟取汁,和冬瓜、葱白作羹食之。(《食医心镜》)③治卒身面浮肿,小肠涩,大便难,上气喘息:鳢鱼二斤,(洗去鳞、肠,令净),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泽漆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桑根白皮(锉)一两,紫苏茎叶一两,上药细锉,先以水五升,煮鱼取汁三升,去鱼纳药,煮取二升,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一中盏,其鱼亦宜食之。(《圣惠方》鳢鱼汤)④治水肿腹大:活鳢鱼去腹垢,人独颗蒜令满,外涂湿黄泥,炭火炙食,屡效。(《本经逢原》)⑤治肠痔,每大便常有血:鳢鱼脍,姜、食之。忌冷毒物,(《外台》)⑥治一切风疮顽癣疥癫,年久不愈者:黑火柴头鱼一个,去肠肚,以苍耳叶填满,外以苍耳安锅底,置鱼于上,少少着水,慢火煨熟,去皮骨淡食,勿人盐、酱,功效甚大。(《医林集要》)
各家论述
1.孟诜:下大小便拥塞气。又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之。
2.《本草图经》:主妊娠有水气。
3.《滇南本草》:大补血气,治妇人干血痨症,煅为未服之。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虚损。
4.《医林纂要》:补心养阴,澄清肾水,行水渗湿,解毒去热。
5.《本草求真》:补脾利水。
6.《本草再新》:强阳养阴,退风去湿。治台妇人血枯,经水不调,崩淋二带,理腰脚气。鳞、尾败毒去风,养肝益肾,通经利湿。
7.《本草经疏》:蠡鱼:乃益脾除水之要药也。上虚则水泛滥,上坚则水自清。凡治浮肿之药,或专于利水,或专干补脾。其性各自为用。惟蠡鱼能导横流上势,补其不足,补泻兼施,故主下大水及湿痹,面目浮肿,五痔因湿热所生,水去则湿热自除。孟洗主下大小便壅塞气,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良;苏颂主妊娠有水气,并取其除湿、下水、益脾之功也。8.《本经》: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
9.《别录》:疗五痔。
摘录
《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五脉山黧豆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迎春花的功效与作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