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药之附子
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属温热药。有回阳救逆,逐寒燥湿,温助肾阳的作用。其性走而不守,能内达、能外彻,能升能降,凡凝寒痼冷(“痼冷”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脏腑,形成局部的寒证,经久不愈。多见于脾胃虚弱,内有寒饮或寒湿久痹的患者),痹结于脏腑,筋骨、经络、血脉者,皆能开、通、温、散,凡阳气将脱,四肢厥逆冰冷,凉汗淋漓或绝汗如油者,皆可回阳救逆,立挽危亡。
1、回阳救逆:由心肾阳虚欲绝或大吐,大下,大汗后导致的阳虚欲脱而出现脉微欲绝、四肢厥逆、手足冰冷等虚寒险证,可急用附子(三至五钱)回阳逐寒,鼓舞身体阳气,增强机体生命活动力。常配合干姜(三钱),炙草(二钱)(名四逆汤)或人参(三至五钱,甚至一两)(名参附汤)等同用以回阳救逆。一般因内寒所致者用四逆汤,因气血两虚所致者用参附汤,兼有大汗淋漓者,可再加麦冬、五味子各三钱。
2、逐寒燥湿:因风寒湿三邪侵入身体而致气血凝滞,闭塞而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筋骨麻木、沉重,膝肘屈伸不利,阴天下雨则疼痛加重等症,可用附子逐寒燥湿。常配合羌活,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秦艽,赤芍、炙山甲、松节、苍术,当归等同用。睥受寒侵而见腹痛,腹泻,大便沼稀,手足发凉,腹部不暖等症,可用附子逐寒燥湿。常与干姜,白术、党参、茯苓、炙甘草等同用。
3、温助肾阳;肾阳虚衰可表现为生殖机舵低下,男子则阳萎,女子则宫寒不孕。附子能补肾助阳,增强生殖机能。常配合鹿角胶、熟地,肉桂、菟丝子,枸杞子,当归,巴戟天、生艾叶、阳起石,茯苓等同用。
肉桂助肾阳,暖下焦,能引上浮之火下归于肾(引火归元)。附子回阳气,通行十二经,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肾阳)。
白附子是另一品种,白色,形似附于(体较小),故名自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风燥痰,偏用于头面风痰之疾,如吊线风(颜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等。川附子回阳逐寒,并能助肾阳。白附于无助肾阳的作用。
附子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炮制子,淡附片,黑(乌)附片,白附片等名目。治疗作用大致相同。若细分起来,炮附子最常用,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黑附片与炮附子药效差不多,白附片药力稍小于以上几种。
另有川乌,与附于是同一植物,性味功用均相近,现在药房中已不分开。前人经验认为温肾助阳用附子,通痹祛风用川乌。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寒凉药之夜明砂 下一篇: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