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用黄藤
黄藤又名土黄连、黄连藤、伸筋藤、大黄藤。因其藤茎均呈黄色而得名。为防己科植物藤黄连的藤茎。生于山谷密林中或石壁上,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等地,云南西双版纳有栽培。秋后采收,洗净,切段,晒干。药材茎呈圆柱形,梢弯曲,外表土灰色,节微隆起,横切面木栓层较根部稍厚,皮层及韧皮部黄色,气微,味微苦。以条大、色黄、断面有菊花纹、味苦者为佳。炮制用清水浸润,切片,晒干。
现代研究认为黄藤根和茎含掌叶防己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黄藤素甲和乙、黄藤内酯、甾醇、小檗碱;树皮及木部亦含有小檗碱;叶中含生物碱甚微。药理证实有抗炎、镇痛、抗真菌(白色念珠菌、柯氏表皮癣菌等)作用。
黄藤最早载于《本草纲目》:“治饮食中毒,利小便,煮汁频服。”此后本草亦有论述。《陆川本草》云:“泻热解毒,通便,去水毒,消肿。”《广西中草药》云:“清心火,利小便。治急性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肺结核,疮疖,汤火伤;可预防流脑。”其性味甘苦,寒,有毒。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通便。主治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等。凡体质虚寒者、孕妇忌用。用法:内服煎汤,6~12克;外用磨汁或研末调敷。
临床报道预防流脑可用黄藤50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30分钟,每次15毫升,日服3次,亦可滴鼻、喷喉,或用于咽喉炎、鼻窦炎等;黄藤素制成片剂,每片100毫克,每次2片,日服3次,可用于妇科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菌痢肠炎、外科感染等。
常用验方:治传染性肝炎:黄藤30克,酸浆草15克,水煎服,或煮猪骨、鸡肉服。治霉菌性阴道炎:黄藤制成胶囊,每粒50毫克,每日1粒,纳入阴道内。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常识 中医基础 清热解毒用黄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